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人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按照國際上的相關規定,以及中方的要求,日本需要賠償中國1200億美元。
然而,1972年的時候,毛主席卻拒絕了日方的戰爭賠償。
當時,不僅是中國人一頭霧水,就連日本人也想不明白,毛主席為什麼不要日方的巨額賠償了。
直到今天,日本人才明白毛主席的良苦用心與智慧。
那麼,毛主席為何要這麼做?其用意是什麼?
1972年9月25日上午,首都國際機場格外熱鬧,擠滿了各國的記者,穿著軍裝的解放軍戰士整齊的排列著。
人群中,周總理和葉帥的身影格外突出,另外還有郭沫若、姬鵬飛等人也來到了機場。
能讓這麼多重要領導出動,肯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一會兒,一架日本飛機降落,只見剛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率先走下舷梯,后面跟著230多個日方各界代表。
他走向周總理,伸出右手與其握手。總理面帶笑容,伸手回應。他們一邊握手,一邊寒暄。
隨后,田中角榮又同葉帥等人握手、問好。
他此次訪華,是周總理邀請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沒有自主選擇權,與哪個國家來往,需要看美國人的臉色。
因為戰后美國不僅在日本駐軍,而且干預該國的政治。
日本需要美國的庇護,恢復元氣。如果不是美國出面,日本將賠得褲衩子都沒了。
依照1945年7月發布的《波茨坦公告》中戰爭賠償規定,中國是戰勝國,也是受日本軍國主義影響最大的國家。
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使得超過3000萬中國軍民傷亡,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無論他賠償多少錢,都不足以彌補其罪行。
由于那時候美國帶頭不承認我黨,所以一直是國民黨代表中方,向日本索賠。
一開始,美國人和蔣介石想法一致,要讓日本支付巨額賠款,以重創日方的經濟,甚至讓其經濟水平倒退回二十年代。
除此之外,日本需要拿出大部分工業設備等賠償。
美國政府支持蔣介石的想法,經過3年多的談判,1948年底日本第一筆賠償400多箱物資即將運往中方。
但到了1949年,因解放戰爭形勢的變化,美國突然反悔了。
5月28日,美國政府公開宣布日本停止對中國的賠償,理由是:「日本現有的工業該銷毀的銷毀了,其余的應當保留,方便使日本恢復經濟」。
這些,只是美國人的借口罷了。
對他們來說,此時最重要的是遏制我黨的發展,國民黨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只能扶持日本來對付我黨。
他們當然不愿意看到我黨拿著日本的賠償,進一步壯大實力。否則,他們對我黨更加束手無策。
對此,日本人十分高興,也感激美國「仗義出手」。
新中國成立后,我黨和日方談判了很多次,最終達成協議,日本需要向中方支付1200億美元賠款。
而日本看到尼克松訪華,發現中美關系有所緩和,再加上田中角榮上台主張自主多邊外交,想改善同中國的關系,所以周總理才會邀請他訪華。
田中角榮訪華,是二戰結束后中日第一次高層有互動,有著重要意義。他不但是來談兩國建交事宜,也要和中方商議戰爭賠款一事。
周總理等人率先與田中角榮一行談判,過程中提到了台灣問題、賠款等方面。為此,雙方在談判桌上爆發過激烈爭吵。
等雙方談的差不多了,毛主席決定見一見田中角榮。
見面后,田中角榮很緊張和拘束,主席開玩笑緩解了氣氛。
令田中角榮十分震驚的是,毛主席竟然說中國放棄索賠。
消息傳出,所有人的反應和田中角榮一樣,疑惑毛主席為何要拒絕應得的戰爭賠款。
日本人更想不通,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并不好,若有了這筆錢,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其發展經濟、工業等方面,緩解國內的困境。現在不要1200億賠款,中國損失很大。
正當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周總理解釋了毛主席的用意。
一來,最終支付賠款的都是老百姓,會加重其負擔。歷史上,中國多次向帝國主義賠款,老百姓因此生活有多艱難,毛主席等人很清楚。
要是日本人狗急跳墻了,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再次發動戰爭。
二來,從日本賠償印尼等國家的例子來看,他們不會拿好的東西給其他國家,更多的是把老舊的東西修修補補,重新刷一遍漆,以次充好。
這樣的東西,賠償給中國沒有多大意義。
最后,中日當下關系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中方需要表示表示誠意。
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好很多,不能因為錢而讓多方的努力與付出,打了水漂。
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做出該決定之前,已經預料到了可能很多群眾無法理解,甚至會憤怒、失望。
他們認為日本給中國帶來了如此大的傷害,讓其賠款都是輕的了,這也是合法合理的。
放棄索賠,如何對得起那些被日寇殘害的人及其家屬?
中央了解群眾的心理,但為了大局著想,不得不這樣做。
9月29日上午,中日雙方代表簽署了《中日聯合公報》。其中第六條提到: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放棄對日本索賠。
即便簽訂了條約,并向全世界公布,田中角榮仍然不放心,擔心中國會毀約。
于是30日,周總理陪同他一起飛往上海,在機上為其寫了「言必行,行必果」幾個大字。
總理此舉,除了向田中角榮表達中方會遵守條約外,也是在督促日方要言而有信。
毛主席告訴田中角榮中方放棄1200億的賠款,不僅是考慮到當時中日的關系,更多的是為了中國的未來。
作為回報,日方宣布:日本將低利息貸款給中國,以及無償援助。
對中國來說,這比日本賠償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設備設施要強得多,更能「幫助」中方的發展。
用援助代替賠償,日本方面更能接受,對中國也有利。
因中國處于特殊時期,世界銀行、各國銀行都不愿意貸款給中方。
而改革開放實施后,中國需要大量資金,以及外資援助。這時,日本第一個援助中方。
自1979年12月開始,日本每隔五年制定一次對華貸款、援助計劃,包括基礎建設、醫療、人才培養等方面。
大家所熟知的浦東機場、天河機場、北京國際機場、北京捷運2號線等項目,日本都有參與援助。
教育方面,有200多所學校接受過日本的援助。
截止2015年,日本向中國優惠貸款290億美元,技術援助超過16.2億美元,無償援助13.5億美元。
40年來,中國的最大援助國是日本,該國的援助占了外國援華的五分之三左右。當然,中方也是日本最大受援國。
從某種角度來說,日本的援助,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了一些助力。
中國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有一小部分「功勞」。
當中國經濟實力名列前茅后,日本人才知曉毛主席當年拒絕賠款的用意。
比資金更重要的是,日本援建的多個重大項目,比如機場、學校、醫院、發電廠。
只有基礎建設好了,才能吸引更多外國人來華投資。只有自己擁有大量人才,才能更好地發展本國。
毛主席曾說過,自力更生才是王道。長期依賴他國援助,是不可行的,自身強大才是硬道理。
所以,技術、人才比錢更重要。毛主席等第一代領導人的決策,非常有智慧。
歷史方面,日本民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反省。
199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50周年紀念日當天,日本首相村山富士對日方在二戰中的戰爭行為,進行了反省和道歉,史稱「村山談話」。
日本女星中野良子,在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后表示,走紅出名的明星并不少見,但是愿意反思歷史的明星則少之又少。
她自掏腰包在秦皇島建設了中野良子小學,整個學校完全使用太陽能供暖,這在當時世界上都是罕見的設計理念。
直到今天,她仍然在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奔走。
當下,中日之間最大的阻礙是日本右翼勢力猖獗,日方在台灣問題等方面做出「不當」的言行,導致兩國關系微妙。
日本跟著美國,妄圖對中國的「家事」指手畫腳,竟然派軍艦到台海周邊進行軍演。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不承認歷史、篡改教科書,試圖「抹掉過去」。
日本的種種行為,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希望日本能早日正視歷史、尊重中方主權,讓中日關系重回正軌。
至于我們,則要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