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公元978年8月13日,一壺御酒隨著給南唐后主李煜祝壽的名義賜予隴西公府上。李煜苦笑連連,一飲而盡,數小時后,毒發身亡,全身抽搐,手足相連,死狀凄慘。
李煜的兩位皇后大小周后,也是親姐妹,并不是一起入宮的。大周后,叫周娥皇,而小周后叫周女英。
大周后是南唐功臣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在李煜十八歲那年嫁給了他。她是一個絕色美人,南唐史書評她「有國色」,但她絕不僅僅只是有國色,更是有著過人才氣與品德。史書稱「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她曾在中主李璟的生日宴席上彈奏琵琶,李璟對她的技藝十分稱賞,把一把珍貴的「焦桐」琵琶贈送給她。
然而天不假年,在李煜二十八歲那年,大周后與他共同的兒子昭宣去世,大周后傷心欲絕,病重床榻,不久就逝世了。
而在大周后病重期間,小周后進宮探望,李煜就一眼相中了她,她既跟姐姐長得十分相似,更是國色天香,有飛燕合德之姿。
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三年后,在金陵的一片人聲議論中,時年十八歲的小周后受封皇后。而那首《菩薩蠻》「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確實講的是李煜和他自己的小姨子的幽會故事。
小周后登上了后位,李煜得到了佳二人成婚人,但命運的旋渦,正在一步步對他們亮出獠牙。
李煜從無逐鹿天下的野心,南唐的國力也不屬強大,本以奉表稱臣,隨著趙匡胤的一句 「臥側之榻,豈容他人鼾睡!」
宋軍南下,勢如破竹,一路直取金陵,無奈之下,李煜奉表降宋,南唐滅亡。
好在,宋太祖尚算仁慈,給他封了個「違命侯」的爵位,小周后封了個「鄭國夫人」,夫妻倆算是過富家翁的生活了。
秦風飾演的李煜
但不久之后,更大的噩夢就要來了。
公元976年10月,宋太祖突然駕崩,其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
太宗不比太祖皇帝,他一上位,就去掉了李煜「違命侯」的爵位,改封「隴西郡公」,看似升了他的爵位,但除此以外,他經常對李煜大加申飭,稍有不慎就任意打罵,生活反倒不如從前安定了。
此時,就發生了流傳千古的宮闈秘聞。
據宋代王铚在《默記》中說的:「李國主小周后,隨后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后主,聲聞于外,后主多婉轉避之」。
民間傳聞,太宗以皇后之名將鄭國夫人(小周后)請至偏殿,至初上燈時,來了幾個宮女,將小周后團團圍住,束縛四肢,剝去衣裙,太宗而後來,肆意凌辱。
小周后自然是羞憤難當,只能死命掙扎、涕淚交加。
她這副哭喊痛苦的狼狽模樣,非但沒有喚起宋太宗的絲毫憐憫和之情,反而令他更加血脈賁張,上下其手。
自此之后,宋太宗更是變本加厲,凡有例召命婦入宮,必留小周后于宮中,肆意蹂躪,直到心滿意足,才放其歸家。
更有甚者,還命畫師暗室作畫,現場臨摹,畫出了《熙陵幸小周后圖》。
李煜無奈,悲憤莫名,只得做《虞美人》一首,如此公然緬懷故國,他心知必死,可一個男人,連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生命焉有樂趣可言?
果不其然,就在《虞美人》在教坊司流傳開來之時,宋太宗早已從探子口中獲悉了一切。
他勃然大怒,殺心頓起。于是馬上派人以為李后主祝壽的名義,將一壺毒酒賞賜給了他。
李煜飲下后,毒發身亡,一代詞作大家,溘然長逝。
強幸小周后一事,初見于宋代王铚《默記》一文中,太宗從歷史來看,確系是好大喜功,暴戾無常,所以,強幸小周后一事,確有可能,并且,太祖時期的所有降君,一朝都是太宗朝暴死,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太宗給他們下的毒。
但是,《熙陵幸小周后圖》這幅畫多半是元代偽作,因為第一,宋代禮教森嚴,皇家不可能有如此露骨的畫作并且還流傳于世;第二,宋太宗熙陵之稱,來源于他自己的陵寢永熙陵,而這個名字不是他自己定的,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是偽作。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師,小周后悲哀不自勝,不久亦與世長辭
千百年來,眾者仍然無不慨嘆,這對苦命鴛鴦的凄慘命運和名傳千古的《虞美人》。
讓我們再讀一遍,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書·后紀傳》
《萬歷野獲編·卷二十八》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