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如蘭死了。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在所有人的恥笑和質疑面前,藺如蘭的父母也終于動搖了對自己女兒的信任,認為藺如蘭是為了能嫁給吳廉才堅持告他,他們接受了吳家的彩禮,定好了日子讓如蘭出嫁。
藺如蘭親手為自己縫制了大紅色的嫁衣,她一個妾室,本不應該穿大紅色,但好在吳大娘子不介意,吳廉也不把她放在心上,穿什麼也就由著她了。
藺如蘭穿著大紅色的嫁衣,從煙雨繡樓的最高處跳了下來,吳廉被帶走的那一刻,回頭對著她露出了最后的一絲冷笑。
《九義人》吳廉對藺如蘭那最后的冷笑,就是對吳大娘子最大的羞辱。
藺如蘭死后,吳大娘子說了這樣一句話:
難道,真的是我錯了嗎?
《九義人》藺如蘭狀告吳廉的消息傳開后,吳大娘子為了丈夫的聲譽,一直致力于納如蘭進門,媒人送的彩禮被藺家退回后,她更是為了以示誠意,親自上門去替丈夫納妾。
吳大娘子這樣做,固然是為了丈夫,但她私底下,也認為這是藺如蘭的一條出路。同為女人,吳大娘子明白名聲對女人有多重要,她覺得這個時候給藺如蘭一個名分,也算是對她的一份善意。
可她忘了,藺如蘭不是她。藺如蘭所求的,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委曲求全。
藺如蘭早在同意嫁給吳廉的那天起,就已經存了必死的決心。
吳大娘子想要給她的出路,卻是間接把她推向了絕路。所以在這一刻,吳大娘子才會問自己是不是錯了。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層含義。
吳大娘子問自己有沒有錯,不僅僅是指替丈夫納如蘭進門這一件事。還指她當初被污了名聲,低嫁吳廉,多年來在婚姻里隱忍委屈是不是對的。
吳大娘子當初跟表哥訂親,被表哥連哄帶騙污了清白,自覺理虧的她,不僅嫁給了家世背景遠遠不如自家的吳廉,還在婚姻里低聲下氣,縱容吳廉為所欲為。
現在的藺如蘭,跟當初被表哥哄騙的吳大娘子何其相像。可藺如蘭卻是寧死不肯委屈自己嫁給吳廉,而吳大娘子在婚姻里受盡冷落屈辱,到底誰對誰錯?
《九義人》藺如蘭原本是一個非常陽光開朗的姑娘。
她有著疼愛她的父母和哥哥,家里以經營藥鋪為生,日子過得比一般的家庭也相對富足。既不缺錢又不缺愛的她,對生活充滿了熱情。
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太陽般的女孩子,最終卻被逼入絕境。而那個逼她的人,卻依舊占盡了輿論的上風,受人推崇敬仰。
這對于心理扭曲的吳廉來說,是讓他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所以他才會對著死去的藺如蘭,露出一抹冷笑。
他更加冷笑的是,藺如蘭拿生命作為代價,依舊拿他沒辦法。他很清楚自己的靠山有多硬,哪怕他做出再過分的事,他們也能保他平安無事,一個小小的藺如蘭,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吳廉就是享受這種以自己的強權掌控玩弄那些比他弱勢的女子的樂趣,他既占有了她們,又看不起她們,還要用這種占有來詆毀羞辱她們,這才是他開辦煙雨繡樓的初衷。
其實只要我們了解吳廉和吳大娘子的婚姻,就不難明白吳廉的這種扭曲心態是如何來的。因為吳大娘子婚前失貞,吳廉把從妻子那里的缺失和不滿變本加厲地報復在這些無辜的女孩子身上。
他對這些女孩子的輕蔑、羞辱,實際上就是對自己妻子的輕蔑、羞辱。他對藺如蘭最后的那一抹冷笑,更是對吳大娘子的冷笑。
他冷笑的,是吳大娘子想要為藺如蘭留的出路,被他堵死了。他冷笑的,是像吳大娘子這樣「不貞不潔」的女人,最終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九義人》吳大娘子親自替丈夫去向藺家求親后,曾跟自己的母親有過一番交談,母女兩個都感慨自己的「理虧」,認為現在只能由著吳廉納妾。
吳大娘子的侍女也曾問她,就真的愿意讓主君納藺如蘭進門嗎?吳大娘子說:
沒有哪個女人愿意眼睜睜地看見自己的夫君納別人的,可說到底,還是我對不住他。
吳大娘子因為自己婚前失貞,自覺愧對吳廉,而吳廉,也一直把這件事記恨在心里。
在煙雨繡樓,吳廉對藺如蘭說了這樣一番話:
你若是守著女誡,又怎會讓我進你的房間,你若是有廉恥之心,第二日便會投繯自盡,你們這些女子明明生性浪蕩,卻偏偏要說自己無辜可憐,真是好笑。
吳廉的這番話,既是在說藺如蘭,也是在說吳大娘子。
這其實就是他藏在心里,不敢當面對妻子說出的話。
吳廉對妻子的婚前失貞一直耿耿于懷,然而封建禮教下的他,不是把這種怨恨歸咎于那個哄騙懵懂女子的齷齪男人,卻一心只怪女人不守女誡,甚至責怪吳大娘子沒有投繯自盡。因為她活著,才讓他成為了「受害者」。
在吳廉的心里,不管是吳大娘子,還是藺如蘭,就應該為自己的失貞去死,他把女子的貞潔看得比她們的命都重要,認為只要沒了清白,她們就不配活著,她們付出再多犧牲再多,也彌補不了這種缺失。
所以在藺如蘭跳下來后,他露出了那樣意味深長的冷笑,那才是他潛意識里想要看到的結果。
可憐吳娘子還在傻傻地以為只要自己委曲求全,隱忍犧牲,就可以彌補對吳廉的虧欠,就可以讓他看到她的愛和誠意。
而吳廉的那個冷笑,就是對她這種天真想法的最大羞辱。
婚姻幸福的前提,是有愛、有尊重、有包容,而不是一味的隱忍和委屈。真愛的最大體現,就是我在意你,只因為你是你,而不是因為你具備了某樣東西你才有價值。
吳廉最大的不幸,就是他本末倒置了婚姻幸福的因素,他最大的邏輯錯誤,就是顛倒了因果,把強勢方的過錯,怪罪到弱勢方的結果上面。
我們的確無權要求每個人都大度豁達,但最起碼,要有一顆明辨是非的心,要懂得不把加害方的過錯歸咎到受害者身上,這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善良。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