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你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无用的!(务必读一读)
2023/05/31


文:惜朝

今天一则#北京中小学7月11日开始放暑假#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据悉,北京市小学一至三年级6月15日返校复课。

时至6月,全国各地的学生基本已经正常复课了,家长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有家长说,在家学习两个月,终于体会到老师的艰辛与不易。

面对学习,孩子不起床,爱偷懒,总是找借口不做作业。

作为家长,又要挣钱养家,又要督促孩子,分身乏术,怎一个“累”字了得。

“开学了,孩子回到学校,就能自觉了吧。”

在此,想对家长们说,不要以为开学就能完全放松了,孩子在网课期间埋下的隐忧,会在开学后一一出现。

优秀孩子都是家长悉心培养出来的,熊孩子都是家长惯出来的。

家长若不严格管教,吃亏的一定是孩子!教育路上,千万别指望孩子能自觉!

1

网课不自律的孩子

开学后将一败涂地

上网课那段时间,网上盛传一句话:

网课一结束,学校一聚首,高下立判,一分耕耘就是一分收获!

一堂网课,不过是学知识的地方,知识不会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但自律让人有了高低之分。

同一个班级里,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风貌完全不一样。

有孩子翻山越岭、爬上天台学习,哪怕路灯再昏暗,也一定要先完成作业。

有孩子不听课,不做作业,甚至把打电话催交作业的老师举报上教育局。

他们还在为钻了空子而得意洋洋,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输掉了什么。

他们输掉了成绩。

他们输掉了知识。

他们输掉了自律。


在家学习,全靠自律!不自律的孩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开学摸查后,一次考差未必能让孩子警醒,但若孩子一直不自觉学习,就会在求学这条路上狠狠摔跟头。

对学习无心的孩子,对未来就更加无力,将来拿什么立足,如何谈实现人生价值?

2

管教不严格的家长

吃亏的一定是孩子

有一位老教师感叹:“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

有家长有两三个孩子,孩子扎堆上课,她却能游刃有余地度督促孩子听课、做作业、自己学习。

有家长只有一个孩子,却宠得毫无底线,孩子说作业太难那就不做,孩子说老师不好那就投诉,孩子说不想学习那就退学……

孩子不懂事,家长岂能不懂事?

真正促使孩子成才的,必然是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严格管教。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

宅家期间,孩子不能指望老师的亲身指导,不能指望同学的互帮互助,只能指望家长的严格管教。

但家长,是断不能指望孩子能自觉学习的。

你管了,孩子至少愿意好好学;你若完全不管,孩子就真的不学了。

孩子不自觉,是被宠出来的,你若一再纵容,就是眼睁睁看着孩子输得一败涂地。

3

教育不能图省事

越怕麻烦越麻烦

有一个孩子从来不交作业,老师天天催,无果,于是请家长督促孩子交作业。

家长被催烦了,干脆将老师拉黑。

老师哭笑不得,催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但家长不管不顾孩子,那就是不负责任。

诚然,家长除了要操心孩子的学习外,还要忙工作,做家务,确实十分不容易。


可是,又有什么比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重要,更有意义呢?

教育是不能怕麻烦的,怕一次,孩子学好的机会就少一次。

北大教育专家曾经指出:“若父母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人生终会变成悲剧。”

那些觉得赚钱最重要的家长,一次次缺席孩子的成长,等到孩子教育失败了,才真正醒悟: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你“浇不浇”,庄稼都会长大;你“教不教”,孩子也会成长。

父母教育孩子可以“静待花开”,但千万不要怕麻烦,不要图省事,更不要忘了“默默耕耘”。

4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

别指望孩子天生自觉

家长常常抱怨:“我也想让孩子自律啊,可是我的孩子天生就不行!”

一定要明白,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没有自觉。

如果你看到一个“自觉”的孩子,那一定是父母长期陪伴、正确督导和严格管教的结果。

光靠老师是很难教好孩子的,更何况如今老师远在千里之外。

家长不能寄希望于孩子学会自觉,甚至当起甩手掌柜。管教孩子,本就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

你的陪伴越用心,孩子就学得越安心;你的教育越严格,孩子就进步得越快。

去年广西状元杨晨煜的妈妈坦言:

“孩子肯定要从小培养,所有的习惯必须要在他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全部帮他打好。监督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只有小时候定型,后面的路才好走。”

贪玩本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纵容,就要严加管教,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觉。

教育是为了改良天性,任何好的品质,必须从小打好,为孩子的将来铺路。

当孩子不想学习,不想写作业,不想坚持好习惯时,你要狠心逼他一把,才不会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吃亏流泪。

父母的管教是基础,孩子的自觉是结果,每个孩子优秀的背后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5

父母若不能做好榜样

很多教育都是无用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就像曾国藩,为了让子孙后代谨记勤俭之道,他把“勤”列为家训中最重要的一条。

为了让子女勤奋学习,刻苦努力,他不仅亲自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还

每日监督,不容许孩子偷懒懈怠。

在曾国藩的监督管教下,曾家的子女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建树,曾氏后人也无一纨绔。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力量就是榜样的力量。

父母树立的良好榜样,让孩子时时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向父母靠近。

父母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以率先垂范的榜样力量带领孩子进步,就是最好的教育。

培养自觉性的过程很复杂,也很漫长,越早培养越好,孩子越受益。

从来没有什么横空出世,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6

再好的老师比不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再好的学校比不过家庭的全力支持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出力。

父母细心照料,老师教书育人,社会全力支持,让孩子充分吸收成长的养分。

然而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面对四五十个孩子,一视同仁才是最好的教育。

老师能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但孩子的种种品德,几乎都来源于父母的示范、家庭的教育。

学校能为孩子提供安心成长的地方,但“尖子生”不只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更需要父母和家庭的配合和支持。

身教胜于言传,老师说100句也抵不上父母的一次亲身示范。

一个自觉且优秀的孩子,必定来自于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

希望所有家长明白:

无论您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困难与复杂,但还有一项更重要、更困难、更复杂的工作等着您,那就是育人。

7

真正的教育要拼爹妈

请各位家长亲力亲为

曾有家长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父母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

董卿父亲让孩子自小背诗、默写、读名着,养成她热爱阅读的习惯。

时至今日,董卿依然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让知识浸透她的灵魂与气质。

武亦姝父母为了教育孩子,放弃了打麻将和玩游戏,每天陪着孩子读书写字。

这才有了《中国诗词大会》上惊才艳绝的才女武亦姝,以及清华大学军训中让老师折服的新生武亦姝。

想要孩子变成什么样子,不能光想,必须要有行动。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自己变得优秀,因为孩子的未来藏在父母的教育当中。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律、自觉性,很难坚持去做一件事情。

而父母的教育可能严厉,但却能帮助孩子坚持到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请各位父母务必对孩子亲力亲为,别让一时的偷懒造就终生的遗憾。

林青霞「女兒」已長大,小林青霞16歲風情萬種,仙氣飄飄:守候成長!!
2023/09/06
百萬獎金野外生存挑戰進入白熱化,冬天來臨難度升級,開始為食物發愁!
2023/08/08
荒野獨居100天挑戰,獎金50萬!:熊口逃生奇葩多,有人6天就退賽
2023/08/05
「德哥」荒野情懷的自拍、微笑和他的拍攝角度
2023/08/05
本期十人荒野求生挑戰結束還剩4人,有吃有喝驚現奇葩退賽理由!
2023/08/05
獵人老喬VS德爺,地點竟在中國云南 ,期間居然吃上了羊肉串
2023/08/05
德爺海邊求生,總共10天餓9天 ,涼拌牡蠣鹽焗堅果成救命稻草
2023/08/05
德爺單挑菲律賓小島,3天餓9頓,燕窩當飯吃,抓到低配版蛤蜊!
2023/08/05
俄羅斯遠東無人區忽現挖尸人,挖出95%銷往中國!
2023/08/04
解讀俄羅斯的發展史:從莫斯科公國,到沙皇俄國,再到俄羅斯帝國
2023/08/04
我,娶的俄羅斯媳婦脾氣暴躁,但結婚不要彩禮,還給我父母買房子
2023/08/04
我,俄羅斯女孩在網上認識天津老公,在中國生活,婆媳關系良好
2023/08/04
5年前,俄羅斯姑娘和閨蜜一同來蘇州留學,如今都成了中國媳婦!
2023/08/04
俄羅斯遠東女孩葉蓮娜,表面高冷,內心火熱,對中國人很有好感
2023/08/04
我,闖蕩俄羅斯32年,有2任妻子,這里女人不想結婚,只要孩子
2023/08/04
我重慶妹子,在卡塔爾當3年空姐,一年30天假,但身體還是吃不消
2023/08/04
我在法國做了兩年全職媽媽,勸想要找外國伴侶的,一定要擦亮雙眼
2023/08/04
秀蘭·鄧波兒:3歲出道7歲拿小金人,長大也很漂亮,為何就過氣了
2023/08/04
凱特王妃:等待10年,經營10年,威廉緋聞情人做不了第二個卡米拉
2023/08/04
俄羅斯頂級網紅美人,風華正茂美人如畫,異域穿搭感受文化的變遷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