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小時候享盡父母的寵愛,長大以后,也要對父母負全部的責任,特別是當父母老去,獨生子女的心累,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體會到的。
小楊已經32歲,至今沒有找到男朋友,終身大事未定,媽媽卻突然查出了乳腺癌,她感覺一下子天都要塌下來了,連夜帶媽媽去了北京醫院。
醫生經過檢查診斷,媽媽的病情基本上已經確定,可以安排手術了。但是,小楊的媽媽卻不同意,她不相信自己會是癌癥,希望醫生為她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醫生的意思是,她的病情不適合再做穿刺,病人多承受痛苦不說,還會加大癌細胞擴散的危險,手術時間也要往后延遲。
小楊勸說媽媽安心等待手術,卻被媽媽打了一個耳光。
媽媽訓斥女兒說:「我看病還不用你拿錢呢,你就這麼怕花錢嗎?還指望你照顧我,你個白眼狼!」
醫生看她執意要做,也只好聽她的意見,做進一步的檢查。
手術終于安排好了,媽媽卻突發奇想,她害怕自己會術后轉移,問醫生:「如果我的手術成功了,會不會轉移到子宮,反正也是麻醉一次,不如就把子宮也一起摘掉算了,省的以后再得子宮癌……」
醫生也是被她的無理取鬧震驚了,表示這是不可能的!
媽媽聽了還很生氣,說:「這是破醫院、破醫生,手術都不會做,還看什麼病?」跟老伴兒鬧著要轉院,小楊不管怎麼勸都沒有用。
有很多網友,也曾經吐槽自己固執的父母:認為自己是姐姐就一定要讓著弟弟,認為女孩讀那麼多書沒有用,遲早都得嫁人。
認為男孩就不能哭,因為男子漢流血不流淚;認為食物放進冰箱就是進了保險箱,不管壞還是沒壞都得吃掉;街邊有領獎品的活動,一定不能錯過……
愚昧也許不是你的錯,畢竟很多老年人的知識文化水平有限,他們生活的環境閉塞,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認知水平。
但是,如果你無知又很固執己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父母太固執,傷害著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影響和孩子的親子關系。
很多孩子的苦惱是,父母明明做錯了卻不聽勸,父母太固執,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不要和爸媽發生正面沖突,但是原則性問題要立場堅定
如果父母的固執是無關緊要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和他們發生正面的沖突,那樣會讓親子關系更緊張。
無關緊要的事情,就隨他去了,甚至可以讓他們
受到一點挫折,然后明白自己并不是那麼完美、全對,讓他們產生一點悔悟。
但是,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涉及到家人的安全、財產、健康等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們就堅決不能妥協。
有時候,上了年紀的爸媽也會像小孩一樣,你弱他就強,你強他就弱,必要的時候也要在氣勢上壓過父母,讓他們妥協。
所以,當我們長大了,父母變老了,也要和教育孩子一樣,和父母斗智斗勇,讓他們去做正確的選擇。
其次,要多帶父母認識世界,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
這兩年,一些詐騙行為就盯住了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騙他們捐款,騙他們買保險、買保健品、買股票……
一些老年人并不是因為知識水平不夠而上當,想當年他們也曾經是各個領域的精英人物,之所以受騙,是因為思想并沒有跟上社會變化的節奏。
微信支付、滴滴打車、乘區間車、坐飛機,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已經和社會脫節了,他們往往就是會說兩個字:「不會!」
如果他們一直生活在過往的世界里,當然會和孩子有更多的矛盾,而他們看世界的窗戶,應該我們為他們打開。
教父母使用智慧型手機,多帶他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給父母多認識一些新鮮事物會讓他們的思想與時俱進,縮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的。
最后,做好自己的事情,注重自我關懷
有一個朋友和爸媽住在一起,因為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就決定自己租房子出去住。
有人不理解說,又不是兒媳婦,親閨女也會嫌棄自己的爸媽,是不是太沒有良心了?
并不是嫌棄爸媽,而是當我們漸漸長大就應該注意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僅僅是父母的孩子。
如果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不如搬出來自己一個人生活。
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情愉快,不打擾父母的生活,也是對父母的負責任。
親子關系有時候也是距離產生美,你身心愉快地生活,偶爾和父母的相聚,會讓你們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好的。
互動話題:你家有固執的父母嗎?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