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美國的監聽丑聞人盡皆知,在過去幾十年里,美國持續開展監聽作業,用「間諜」軟件,用互聯網渠道,用硬件芯片漏洞等等一系列手段進行監聽,竊密。
可沙特采用中國設備后,給美國的監聽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恐讓美國監聽失效。美國對沙特發出警告:要向美國開放5G。
美國的信息技術體系優勢是非常大的,一方面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信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基礎設施,包括硬件、軟件、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
另一方面美國對信息技術的投資也非常大,例如美國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方面的投資,以及美國科技巨頭公司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投資。
在這些優勢下,以美國技術為主的軟硬件產品設施覆蓋全球,各行各業都能看見美國技術的身影。這對于恰好有歪心思的美國來說,正好為他們實施監聽提供了便利。
美國素有「黑客帝國」的稱號,這是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黑客產生國,同時也是黑客攻擊和黑客工具開發的重要國家。歷史上美國發生過許多著名的監聽事件,比如棱鏡門事件。
該事件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密監控全球互聯網和電話通訊的計劃。通過與包括微軟、蘋果、谷歌、臉書等科技公司的合作,獲取這些公司的用戶在伺服器上存儲的電子郵件、視訊照片等信息。
棱鏡門事件最早是由美國前中情局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在2013年泄露的。
不僅如此,據央視報道,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通報了一項美國監聽的情況事件,提取了美國一個名為「二次約會」的間諜軟件樣本,該軟件早在2009年就入侵了華為總部伺服器。
在去年9月份,又發現了持續對西工大等國內機構進行上萬次網絡攻擊。美國「黑客帝國」的屬性再次坐實,而為了讓監聽持續下去,美國又將目光放在了沙特身上。
沙特所代表的中東國家一直與中國保持合作往來,這些合作包括能源,貿易以及通信建設。尤其是通信,中國企業參與了沙特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如5G網絡、光纖網絡等。對方采用大量的華為5G設備,還與華為共同培養ICT技術人才。
這樣的合作對雙方都有好處,美國卻看不下去了。
要是沙特全面采用中國5G設備,將來美國對沙特等中東國家的監聽就要失效了。
于是美國警告沙特要開放5G,讓美國的5G技術產品也能進入沙特市場。當然,美國明面上肯定不會說是為了監聽方便,只會給出冠冕堂皇的理由。
美國這些年沒少在中東地區經營,又怎會輕易讓中東國家與競爭對手合作,然后自己就站在一旁看著,這不符合美國的行事作風。所以美國積極布局中東地區,要承包中東地區的鐵路基建項目。
就是不知道美國有沒有想過,以他們的鐵路基建實力,能否幫助中東地區建設完善的鐵路設施。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不是蓋的,在世界范圍內都有中國的鐵路基建項目,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中東并沒有拒絕美國入場。
或許中東國家也不想與美國徹底分道揚鑣,該合作還是得合作。
至于能帶來怎樣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美國讓沙特開放5G,多半是沖著華為來的,美國極力阻止華為5G崛起,勸說其它國家放棄與華為5G合作。美國不愿其它對手動搖自身的領先地位,想要在5G時代繼續保持主導優勢,所以用污蔑,抹黑的手段排擠華為。
可華為的網絡安全性能是有目共睹的,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一直致力于構建安全可靠的通信網絡。
在網絡安全方面,華為采取了多種措施來保障網絡安全,包括通過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實施安全策略和安全培訓等措施,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華為還積極參與各種網絡安全認證和評估,如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GSMA認證、CC認證等,以證明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有了這些安全性能的認證,各國運營商可以放心展開合作。
華為終究是突圍了,5G網絡的安全性能被德國正名。據德國傳來的消息,他們對華為進行網絡安全測試,并沒有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允許運營商繼續安裝中國設備。
德國的認證是具有很高權威性的,若美國還是堅持華為存在「網絡安全」的說法,只會顯得美國欲蓋彌彰。究竟誰有問題不用多說了,美國一邊對別國進行長期的監聽,一邊指責別人網絡不安全,然后還要義正言辭地聯合盟友進行排斥。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國越是著急出手,越容易露出破綻,全世界都會看清美國的真面目。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