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一生并不總是順利的,她們需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挑戰。然而,有一位皇后即使在多舛的人生道路上也成就出色,那就是大清的孝和睿皇后。
這位滿族才女最初不過是個普通的貴族小姐,卻因機緣巧合入侍了皇宮,開始了她傳奇的一生。她不僅溫順賢淑,善解人意,還以睿智和遠見成功輔佐兩代君主,贏得「賢后」的美名。
公元1755年農歷六月,一個滿族貴族女孩在魏國公府誕生了。她就是後來的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是滿洲八大姓之一魏國公爵家的千金,生而富貴。她的父親為將軍,母親也來自滿族名門。這使得她從小就享有優越的教育資源,學習漢語、滿語、蒙古語等語言,并學習書畫、詩詞、音樂等才藝。
1765年,10歲的鈕祜祿氏有了一個轉機。這一年,乾隆皇帝新寵幸了鈕祜祿氏,并為她生下一女,就是後來的固倫和敬公主。乾隆非常疼愛這個小公主,四處為她物色賢淑的讀書伴讀。
這個機會就落在了才華出眾的鈕祜祿氏頭上。她入選成為公主的伴讀,陪伴公主讀書學習。乾隆十分欣賞這個聰慧過人的小姑娘,經常讓公主在他面前稱贊她。
公主雖嬌生慣養,但與淑靜的鈕祜祿氏相處甚歡,兩人成了好朋友。乾隆也更加喜愛這個小伴讀,期間也關注起她的成長。
1775年,20歲的鈕祜祿氏又迎來人生的大轉折。這一年,皇四子永琰(後來的嘉慶帝)的嫡妻喜塔臘氏身體欠佳,難以懷孕。乾隆希望永琰再娶一位才貌雙全的側福晉。
在乾隆的心目中,年輕貌美、溫順懂事的鈕祜祿氏是最佳人選。
永琰也對這門政略聯姻并無異議。最終,鈕祜祿氏被選為嘉慶的側福晉,正式入侍皇宮。
年僅15歲的鈕祜祿氏一夜之間從貴族小姐躍升為皇室妃嬪,可以說是人生地位的巨大飛躍。這也預示著,她傳奇的宮廷生涯才剛剛開始。
1779年,嘉慶的嫡妻喜塔臘氏病逝。乾隆遵循其父康熙的先例,下旨尊鈕祜祿氏為皇貴妃,并計劃在三年喪期結束后立她為皇后。
1782年農歷正月,27歲的鈕祜祿氏正式登基為皇后。她溫柔善解人意的性格讓她迅速適應了皇后的多重角色。
作為皇后的第一位職責,她必須服從并輔助嘉慶處理朝政。嘉慶敦厚穩重、勤政愛民,但處理政事時也經常疲于奔命。這時候,孝和睿皇后就會細心地分擔他的負擔,勸他適當休息。
她也會在政事上穩妥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幫助嘉慶做出判斷。嘉慶十分信任她,漸漸也依賴起她的輔佐,這使兩人感情更加牢固。
此外,皇后還必須妥善管理后宮。這項工作對孝和睿皇后來說并不陌生,她從小便擅長社交應酬,后宮中各色人等她也能巧妙地處理。
她沒有像其他妃嬪那樣譖里譖外地排擠同僚,反而主動照拂其他妃嬪和宮女。她的和藹可親得到了后宮眾人的景仰與擁戴。這樣,后宮在她的治理下維持了穩定。
最后,作為一個母親,孝和睿皇后也盡到了責任。她先后為嘉慶帝生下二皇子明憲和三皇子明䄂,以及公主。
她把兒女撫養成人,且沒有因為自己有子嗣而刻意打壓其他妃嬪的孩子。她以溫和睿智的方式維系著這個大家庭的和諧。
孝和睿皇后對兒女尤其疼愛。每當皇子生日,她都會親手為他們準備禮物和美食,細致地照顧他們的起居。
雖然她沒有像其他妃嬪那樣只顧自家孩子的利益,但她對自己的兒子也十分關愛。她經常察言觀色,生怕皇子受一點委屈,也不放過任何鍛煉他們的機會。
兒子們感受到母親的愛,也格外孝順她。每逢皇后的生日,他們都會設法準備禮物回報母愛。這樣的母慈子孝成為了整個后宮的溫馨畫面。
1820年閏九月初三,嘉慶帝駕崩于熱河避暑山莊,終年69歲。群臣傍受驚嚇,爭相趕往熱河。
可等他們趕到時,卻發現嘉慶的遺詔不知所蹤。在這緊要關頭,太后鈕祜祿氏挺身而出,臨危受命,果斷地傳旨令五皇子旻寧即位,是為道光帝。
幾日后,嘉慶的遺詔終于被找到。遺詔確實指定旻寧為統治者。孝和睿太后在這危急時刻的決斷,極大地穩定了政局,使皇位順利傳承。
道光登基后,極其尊崇這位睿智的生母。他聽從母后的建議,順利解決了兄弟們的封爵問題,避免了兄弟內斗。
他也尊奉太后為「圣母孝和睿皇太后」,給她加封長達12字的尊號「圣母孝和睿睿安康壽仁憲天祐圣達神功貞明 순 ,以示對她的崇敬之情。
每逢皇太后的生辰,道光都會親自前來朝賀,給予厚禮。他還將太后遷居于壽康宮。這座宮殿占地8000多平方公尺,原為乾隆時期的皇貴妃所居,極盡奢華。
道光這樣尊崇生母,也體現了他孝順的品質。太后見兒子這樣孝順,內心十分欣慰。她也不想辜負皇帝的囑托,將心思都放在輔佐道光上。
每當道光遇到政事上的難題,孝和睿太后都會耐心聆聽,提供妥善的意見。她的睿智建議常常為道光解難,使皇帝信賴倚重她。
有一次,道光計劃擴建圓明園,打算在圓明園西部再建一座大型苑園。太后認為此事耗資太巨,勸道光暫緩擴建計劃,先將資金用于水利工程。
道光聽從太后的建議,轉而投資河工,發展農業生產。這使得太后的聲望日益提高,朝野上下都對她刮目相看。在她的輔助下,道光的統治也趨于穩定。
孝和睿皇太后不僅深得道光的信任,也以仁政惠愛百姓,贏得民間的愛戴。
她性情仁慈,常常設法為窮苦的百姓爭取福利。她曾多次建議道光減輕賦稅,幫助災民渡難。當年四川地區發生大饑荒時,太后主動支取部分皇室財產,用于賑災。
這些舉動使百姓看到了她慈母般的一面,稱她為「圣母」。平民百姓遇到困境,也會直接向太后求助。太后都盡力地幫他們解決問題。
她也關注民間疾苦,建議道光整頓吏治,懲處貪官。她主張簡化繁文縟節,以便于百姓訴訟。這些舉措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使太后的聲譽達到頂峰。
在處理朝政大事上,孝和睿皇太后也給予道光重要的輔助。她曾勸說道光采取強硬措施,鎮壓白蓮教起義。
她也支持道光與英國的粵海關專賣權談判,以減少鴉片輸入。雖然最終談判失敗,但她的遠見讓道光也加深了危機意識。
在林則徐禁煙過程中,太后也給予大力支持。她認為鴉片禍國殃民,堅決同意禁煙。雖然英國後來發動戰爭,但太后不為所動,支持道光抗擊英軍。
這樣,在孝和睿皇太后的輔佐下,道光的統治比較平穩。太后不僅深得民心,也贏得朝野的尊重。她與道光合作無間,共同治理這天下。
1850年農歷九月初八日,孝和睿皇太后在紫禁城養心殿病逝,享壽74歲。道光帝聞訊后,悲痛欲絕。
他日夜守在太后的靈前,悲慟不已。雖有大臣勸他節哀,但他始終無法自已。甚至在太后的葬禮上,他痛哭著訴說對太后的思念之情。
道光頻繁地在靈前頂禮叩拜,身體也嚴重透支。太后的駕崩對他打擊太大。終于,在太后去世33天后,道光也隨太后而去,享年69歲。
母子兩人僅相差5歲,卻都未能走完天年。他們在一生中相依為命,道光對孝和睿皇太后的孝順,以及太后對他的愛護之情,感人至深。
就這樣,這對慈子至孝的母子,攜手走過了人生的旅程。他們統治了30多年的大清王朝,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孝和睿皇太后的一生,可謂傳奇。她從一個普通的貴族小姐一步步成長為明君賢后的姿態,輔佐兩代皇帝,深得民心。
她既是後宮之主,又是君主良師。她兼具才智、仁慈、睿智的品質,是大清難得的賢后。雖然她已逝去百年,但她的政治手腕與人格魅力,仍值得后人學習。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