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可以說是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在通訊技術、芯片設計等多個領域都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封鎖,徹底改變了美國壟斷通訊技術和芯片設計的時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針對華為展開了多輪制裁,從EDA軟件、芯片指令集架構到操作系統、芯片再到芯片代工、電子元器件供應,可以說美國能夠制裁華為的領域都展開了制裁。
可是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在美國多輪制裁之下,華為依然強勢回歸,讓美國的制裁成為一個笑話,甚至有德國媒體表示:美國的芯片制裁效率實在太低下了。就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囂張表示:如果華為不放棄高科技研發,美國將會采取更加激烈的制裁手段。之后不到24個小時之內,華為就發布了Mate60Pro,可以說是狠狠的打臉雷蒙多了。
華為Mate60Pro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華為在美國制裁之下突破制裁重新搶占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更意味著中國芯片產業的再次取得突破。事實上Mate60Pro引起關注的點還不僅僅在于強大的芯片性能和鴻蒙4.0系統,還在于是全球第一個實現了衛星通話功能的智慧型手機。
美國在國際社會上抹黑華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此前就聲稱華為的5G設備存在安全隱患,這次又公開表示:華為Mate60的衛星通話功能造假。美國方面本次對華為Mate60衛星通話功能的質疑倒也不像是之前那樣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不過也絲毫站不住腳。
美國認為,按照華為的技術不可能實現衛星通話功能,想要將衛星通話功能集成在一枚芯片上是華為目前的技術做不到的。
這個理由其實也有一定的依據,畢竟目前能夠實現衛星通話功能的設備基本上都是類似于老式大哥大一樣的手機,都是大部頭和長天線。除了華為之外,中國電信也曾尋找其他智慧型手機廠商合作,可是都被認為無法實現,就連許多國內的專家學者在此之前都覺得很難實現。
不過美國這種指控其實完全就是在抹黑,畢竟美國在Mate60發售之后的第一時間就對Mate60進行了拆機檢測,華為實現衛星通話功能的芯片美國也有進行過各方面的測試和檢測,甚至Mate60的衛星通話功能美國也肯定進行過測試,現在宣傳華為Mate60衛星通話功能造假顯而易見就是抱著抹黑的想法去的。
面對美國方面的抹黑,華為也是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澄清,并且中國衛星通訊公司也對此進行了明確的澄清。根據華為公開表態來看:華為Mate60Pro的衛星通話功能是通過中國電信的天通一號通訊衛星實現的和中國衛通沒有直接的關系。這也就意味著華為的Mate60Pro衛星通話功能并不依賴于中國衛通。
實際上,華為Mate60Pro已經和中國典型進行了合作,實現了Mate60Pro和天通一號衛星的連接,只要能夠接入衛星就能夠實現衛星通話功能。能夠做到這一步的智慧型手機企業并不在少數,難點就在于怎麼接收衛星信號,華為通過自主研發的RX6003芯片,將基帶、射頻、存儲等集成為一體,只需要少量的電子元器件配合就能夠實現S頻道的衛星信號收發。
不僅如此,華為為了降低功耗,還在RX6003芯片上使用了斷續收發的變頻技術。
這些技術使華為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智慧型手機上實現衛星通話功能的廠商,在華為Mate60Pro出現之前,國內外的許多專家都認為想要實現這一功能是不可能的。可是在華為強大的科研能力之下,恰恰就是將這種不可能轉變為了可能,這也是美國對華為十分擔心的緣故。
事實上,華為Mate60Pro實現衛星通訊功能背后的意義比很多人所想的還要重要,這不僅僅是華為在新的領域實現了一次技術突破,更意味著智慧型手機將來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僅僅是衛星通訊這個功能能夠做到的事情其實也就有很多了。
例如衛星通訊功能可以提供更加廣闊的通信覆蓋范圍,讓處于偏遠地區、山區、海上、災難現場等特殊的地區也能夠實現通信功能。這對于那些在偏遠地區進行旅游、工作、探險的人來說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在遭受到自然災害導致信號缺失的時候發揮出重要的作用,提供穩定可靠的通信渠道,為救援和溝通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正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衛星通訊功能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可是一旦用上就能夠救命。從這句話就能夠看出在特殊的極端環境之下衛星通訊功能能夠發揮出的重要作用。
毫無疑問,華為再次用事實證明了自身強大的科研能力和出色的技術水平,實現衛星通訊功能只不過是華為邁出的一步,相信接下來華為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