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修橋修路;要想安,讀書識字。」這句老祖宗的教導,深深植根在中華民族腦海里。當今社會,不少人仍抱持著讀書上進的夢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然而,在封建社會,無論你多麼勤勞學習,如果生在貧苦人家,要翻身仍是難上加難。
三國時期,有這樣一位豪杰,他從小賣草鞋維生,後來居然成為一方諸侯,建立了蜀漢政權。這個人就是眾所周知的劉備。
劉備自稱是漢朝皇族后人,這一身份讓很多人疑惑不解——他那麼窮,怎麼可能是皇室子孫?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這個賣草鞋的劉備,他的名字居然真的出現在了皇室的族譜上!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個賣草鞋的窮苦青年,憑什麼成為皇室后人?難道皇族世代相傳的族譜記載會出錯不成?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賣草鞋的劉備,為何會在皇室族譜上。
想要了解劉備的身世之謎,我們需要先回顧一下漢朝歷史。
公元前206年,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是為漢高祖。為了鞏固統治,劉邦進行了大規模的分封,將漢國領土分給了宗室諸侯。
這些諸侯國一方面幫助中央政權穩定、管理國家,一方面也分散了權力,減輕了皇權對地方的直接控制,保證劉氏家族的獨大。
但是,分封制也埋下了禍根。幾代過后,中央王朝和地方諸侯漸行漸遠,地方諸侯國勢力膨脹,對中央王朝構成威脅。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曾帶兵數十萬直逼長安,試圖奪取皇位。
為解決分封制帶來的危機,漢武帝聽從謀士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
這個法令規定,諸侯國土地從此必須平均分給嫡長子及其弟子,不能僅傳給長子。一方面可以削弱諸侯國實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君王的仁德。
推恩令出台后,諸侯國的領地被逐步分散,不斷縮小。到東漢時期,許多諸侯國已經并入郡縣。但是,根據漢朝等級森嚴的血統觀念,皇室后人的身份和榮耀不會因為失去領地而喪失。
所以,漢朝皇族子弟中,許多人淪落為窮苦的平民,但仍然借助祖上榮光來獲得一定尊重。
劉備就是這些被推恩令置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劉氏宗親中的一員。
相傳劉備是漢景帝的后裔,然而到了劉備這一輩,距離漢高祖已經過去了百余年。
劉氏宗室在推恩令的削弱下,家道中落,許多人淪為普通百姓。
劉備幼時家境貧寒,父親劉弘靠賣草鞋維持生計,還不得不靠東借西借度日。小小的劉備只能跟著父親賣草鞋幫補家計。幼時的艱辛生活,培養了劉備堅韌不拔的性格。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從小就有遠大抱負和不平凡的氣質。他不甘心做一介草鞋小販,跟其他孩子一樣思考如何翻身。
在他心中,自己是宿命輝煌的劉氏皇族血脈,生而注定不同凡響。這種宿命論的思想,驅使劉備從小就志不在賣草鞋。
劉備性格高潔任俠,喜歡結交異士。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待人熱情,沒有華服答謝之能,也會以誠摯款待來往異士。多年的困苦生活沒有磨滅劉備心中的善良和正義,這也成為他未來能夠贏得人心的關鍵。
東漢末年,天下亂世,黃巾軍起義爆發。劉備眼看亂世將至,心中暗想這就是自己翻身的大好時機。一個賣草鞋的窮書生,要在亂世立足,必須依靠武力。于是劉備放下手中的草鞋,投奔當地官府,加入討伐黃巾軍的行列。
在與黃巾軍的戰斗中,劉備初露頭角,由于作戰勇猛,得到了長沙相張楊的賞識。張楊任命劉備為鄗縣尉,這是劉備仕途生涯的第一步。
劉備心思慎密,見識過當世艱難,所以他更加珍惜這個難得的官職。他在鄗縣廉潔執政,深得百姓擁戴。正是因為積累了這層百姓基礎,劉備在日后建國有了民心支持。
隨后,劉備又依附劉表,受封為龍驤將軍,正式出任軍官。亂世中,劉備憑借其膽略和才干,終于逐步走上仕途,脫離了草鞋販子的身份。
通過贏得張楊的賞識,劉備成功從草鞋小販轉身為官。接下來,劉備明白要在亂世立足,個人力量遠遠不夠,關鍵是要聚集人才。
于是劉備四處招攬人材,與有識之士張飛、關羽等人相知結交。根據史書記載,劉備極具感召力和魅力,能推心置腹地與人交往,深受民心愛戴。
張飛性格直爽驍勇,后被劉備結為兄弟。而關羽本是北方名門望族子弟,卻不滿朝堂腐敗,來到江夏與劉備相識。
劉備熱誠招攬關羽時說:「吾相公明,握棰踞鼓,執迷右以待賢。方今賊肆,奸邪在位,義士難展。吾東漢宗親也,愿與君結義,共救漢室。」
劉備的謙遜誠懇打動了關羽,兩人由此結為異姓兄弟。「握棰踞鼓,執迷右以待賢」,這句話道出劉備的胸懷與抱負,愿意等待、相信并容納英雄豪杰。
與劉備氣度相稱的,還有當時在河北一方稱王的軍閥曹操。曹操追殺漢室宗親,劉備卻沒有計較,後來還與曹操聯合對抗袁紹。
劉備的胸懷之廣大和抱負之遠大,使他能成就一番大業。如果劉備也像一般人那樣狹隘多疑,只知道競爭眼前利益,沒有這般氣魄招攬人才、包容能人,想要建立像蜀漢那樣包羅廣泛、基礎深厚的政權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劉備事業的早期,他并沒有足夠實力建立自己的政權。此時,他聯合各路英雄豪杰,以「扶漢」的名義行事,并以自己是漢室宗親的身份遍結人脈。
在當時正統觀念的影響下,漢室天子仍被視作正統合法的統治者。而曹操控制漢帝,自立為魏王,在許多人心中是篡位的行為。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得到漢朝最后一位君主漢獻帝的認可。在當時是個非常好的政治政義名稱,能為劉備爭取更多正當性和支持。
從一介草鞋小販,到得到漢獻帝認可他的皇室血統,劉備可謂陰差陽錯。要知道,劉備祖上自漢武帝幾代前就失去了封地,淪為平民。要找到確鑿的族譜證明自己確實出自哪一支漢室宗親,在戰亂年代是很困難的。
然而漢室宗族血脈繁盛,流傳久遠,幾乎遍布天下各地。劉備擁有與漢室相似的姓氏,又有才干和抱負,便自稱是漢室宗親。在當時正統皇權受到外敵威脅的背景下,漢獻帝也樂意接納這樣一個忠心的「宗親」。
于是,劉備的名字也就這樣被追溯加進了漢室的族譜之中。
通過聯合人才、爭取民心,劉備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軍事集團。在赤壁之戰后,劉備占領了巴蜀一帶,依托當地豐富的資源發展實力。
公元221年,蜀漢最終建立。在五丈原假意讓位于漢獻帝之后,劉備成為帝國的實際掌權者。
這一刻,劉備感慨萬千——從一個賣草鞋的窮苦男子,到建立自己的帝國,劉備終于實現了稚齒時的宏圖大志。
蜀漢政權建立后,劉備想起兒時賣草鞋維持生計的困苦歲月,不禁感慨萬千:「吾猶記昔年貧賤時,衣被潦敝,與諸姊妹莫能相救。今幸有三分天下,山川資庫充盈,猶恐不足以樂育黎民。
」
劉備一生坎坷,深知窮苦人的艱辛,所以在建國后也沒有奢靡享樂,依然勤政愛民,處變不驚。正是因為如此,蜀漢政權和劉備的歷史地位才會如此崇高,為后人所推崇。
劉備的一生,是從賣草鞋的窮苦男子到建國帝王的不朽傳奇。
他之所以能夠依靠自己的奮斗改變命運,關鍵在于堅持理想,聚義氣,招賢納士,與民休戚。這也啟示我們,一個人的上限究竟有多高,與其天賦和環境無關,而在于心態、視野和行動。
劉備的故事也表明,中國歷史積淀的正統觀念,對保國家統一、穩定民心有著重要作用。今日要想國泰民安,不妨以劉備「扶漢」的姿態來治國理政——忠于正統,順應民心,包容萬物。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