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美國設置嚴厲的芯片限制「護欄」,說是要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其實就是想用不公平的競爭手段贏得市場的勝利。美國芯片技術世界領先,長期保持主導地位,可別的國家發展越來越迅猛,美國便坐不住了。
這一次美國芯片限制再升級,要求獲得美國芯片補貼的企業十年內不能在中國等國家地區大幅擴產,美媒:芯片還能賣給誰?
美國擁有眾多世界一流的芯片設計公司和研發機構,如英特爾、高通、蘋果等。這些公司在芯片架構設計、性能優化和功耗控制方面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
而且美國還有豐富的軟件和應用開發資源,為芯片技術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這些技術優勢本該讓美國保持強大的自信,在大國的芯片競爭中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取勝,消費者會自由選擇想要的產品。
但如果市場競爭不再自由,就得講立場了。中國加大芯片自研,建設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把大量的芯片訂單放在國內生產。
尤其是28nm,14nm成熟工藝芯片,基本在國內實現自給自足,不用過度依賴進口了。
美國的芯片「護欄」沒有起到所謂的保護作用,反而把想要做生意的美國企業限制在其中,無法正常對外做生意。高通、英特爾、AMD三大美芯巨頭已經連續數個季度出現營收,利潤大幅下滑,遭受美國芯片限制帶來的反噬。
還有ASML,尼康等非美企業也被美國拉下水,只因荷蘭,日本與美國達成了協議。美國為了一己之私,將越來越多的人卷入是非之中,不僅如此,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外企也面臨「二選一」的難題。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積電數年前啟動赴美建廠歷程,如今台積電在美國的第一座工廠已經修建完成,正處于導入設備階段。
不過相關的設備安裝作業不是很順利,美國缺乏勞動技能人才是其一,其二是美國說好的芯片補貼遲遲不見蹤影,而且美國設置了嚴厲的芯片補貼申請規則。
芯片補貼看似是針對美國芯片本土化發展的撥款,實際上涉及到又一項芯片限制。根據美媒《紐約時報》報道,拜登發布了最終規則,禁止申請獲得了芯片補貼的企業在中國擴產,期限是十年。
也就是說,台積電一旦拿到了美國的補貼資助,未來十年內不能大幅擴產中國半導體制造。
台積電面臨美國補貼和中國市場「二選一」的難題,選擇了補貼就會失去中國市場廣闊的前景,不能擴產會限制台積電未來的投資空間。選擇中國市場,那麼台積電美國建廠就必須自行承擔所有的成本,不會得到美國的任何經濟資助。
原本台積電赴美建廠就是負重前行,以美國不完整的芯片產業鏈來說,台積電需要花費比台灣額外多出50%的費用,才能正常運轉項目。
台積電去美國市場是賺錢的,不是「扶貧」,當初就是聽從了美國補貼承諾,沒想到美國為了鞏固芯片護欄,芯片限制再次升級,把主意放在了台積電等外企身上,逼迫他們站隊。
美國半導體行業不止一次反對拜登團隊的限制措施,英特爾、高通、英偉達三大美企高管曾對拜登團隊發起勸說,希望美國能停止限制措施,過度的限制會擾亂供應鏈。
很顯然,美國并沒有將這些話聽進去,否則也不會升級限制規則,讓芯片廠商拿到補貼后禁止大幅擴產別國市場。美媒表示:芯片還能賣給誰?
中國已經自己制造需要的芯片了,28nm,14nm早已掌握量產工藝,而且從華為開售的Mate60Pro手機來看,其中搭載的麒麟9000S芯片也是在中國大陸制造。
9月25日的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Mate60系列啟動先鋒計劃以來,廣受消費者喜愛,目前正加班加點緊急生產。還有供應鏈消息稱,華為加單了1500萬台到1700萬台Mate60系列手機。
這麼多的手機相當于華為有能力在國內產出大量的麒麟9000S芯片,且制程已達先進水平。美國說要對這款芯片展開調查,這麼久過去了也沒有消息,其中的意味不用多說了。
美國已無法阻止華為前進的腳步,麒麟9000S所代表的中國芯片產業鏈也在加緊前進。美媒直言芯片還能賣給誰,恐怕已經意識到美國芯片不再是唯一,若繼續限制下去,美國將失去大量的芯片銷售機會。
往后想在中國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上做生意,也得看中國客戶要不要了。以前是賣方市場,美國把芯片賣給誰由他們說了算,因為沒有替代品,所以中國只能花高價購買。
現在中國掌握了相關技術,便成為了買方市場。
相信華為芯片突破,麒麟9000S的量產會讓中國產業鏈取得全面的升級,促進芯片行業更加蓬勃向上。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