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和消費觀念太「放飛自我」? 愈來愈多年輕人因債務問題求助
2023/11/30

本地債務輔導組織發現,有越來越多新加坡人尋求債務輔導,同時求助的人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據亞洲新聞台報道,債務輔導組織興起社區關懷(Arise2care Community Service)過去兩年接獲的求助者增加了50%。

該組織指出,過去這類欠債者多數年齡介于40多歲至60多歲,如今卻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跡象。

31歲至40歲年齡層已成為該組織輔導的第二大群體,約占29%,只比41歲至50歲的30%稍低。

與此同時,該中心也接獲不少20歲出頭,乃至更年輕的欠債者求助。

疫情期間,不少人失去工作及收入,存款不足以應付支出而被迫貸款,是原因之一。

但年輕人因投資和過度消費而借款,也是必須留意的現象。

新加坡年輕人受快速致富觀念的影響,投入加密貨幣或股市等較高風險的投資項目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甚至采取杠桿方式投資,結果引火上身,反而欠下一屁股債。

此外,年輕人更傾向及時享樂,以花未來錢的方式消費,也讓本地年輕一代的債務問題有惡化趨勢。

不少金融機構的調查顯示,相對其他「前輩」,本地年輕一代更敢于做夢,尤其渴望提早退休以及享有優渥的退休條件。

例如,華僑銀行去年8月的一份調查發現,20多歲至30多歲的年輕人普遍希望在58歲退休,這比他們的父母輩早了七年,且還希望能在退休時擁有更優質的生活方式,例如住私宅、開豪車、聘請傭人,以及每年至少兩次出國旅游等。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年輕人往往在投資方面更為激進,希望能快速致富存夠錢。

但在經濟起落劇烈的近幾年,過度激進的投資策略卻反而更容易讓人吃虧。

華僑銀行本月公布的2023年度財務健康指數顯示,Z世代(Gen Z)和較年輕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今年投資陷入虧損的比例最高。

該報告分析,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年輕人沒有進行仔細的相關研究。

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年輕人只透過社交媒體管道和聊天群組獲取投資建議及相關消息。

南洋理工大學一項針對200名30歲以下年輕人的調查也發現,相對于其他較年長人士,年輕人更愿意拿出更多的存款進行投資,超過一半的人已取出30%至50%的存款進行投資。

這也讓他們在整體經濟不佳的時候,面臨更大的打擊。

年輕人的財務負擔相對單純,不一定像其他年齡較長者有房子、家庭和小孩方面的開銷,加上職業生涯還有很長的跑道,追求較高風險,但回報率也更高的投資無可厚非。

但再激進的投資策略也有一些底線不該觸碰,例如將過多的收入和存款投入波動較大的高風險投資,或選擇性質更趨近于賭博的投資項目。

但近年來各種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各種網絡投資「大師」,讓這種不計后果的快速致富理論,成為年輕群體的熱門話題。

許多人生怕落人之后,紛紛以不符合財政紀律的方式投入高風險投資。

前幾年紅極一時,但如今已走下神壇的加密貨幣就是一例。加密貨幣橫空出世時,動輒以倍數計的回酬讓不少年輕投資者陷入其中。

但隨著泡沫爆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接二連三破產,加密貨幣市場崩盤,不少人血本無歸。

此外,疫情期間因居家上班成為主要工作模式而受益的許多跨國科技公司,股價蒸蒸日上,堪稱是「隨便買隨便賺」。

這場股市狂歡,讓為數不少不曾經歷90年代金融風暴,甚至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年輕人得意忘形,以超出個人范圍能力,不惜犯下各種投資大忌的方式進行投資,最終因科技股從2021年的高峰回跌而燒到手指。

在消費方面,年輕一代也更易出現「放飛自我」的狀態。

年輕世代把信貸視為一種提升生活方式的工具,卻可能忽視了這些透過信貸所堆砌的短暫快樂,日后終究是要償還的。

星展銀行今年7月的一份報告指出,該銀行26歲以下客戶的卡債是所有年齡層中增長速度最快的。

新加坡信貸中心(Credit Bureau Singapore)的數據也顯示,去年本地21歲至29歲人口信用卡延遲付款或違約的狀況都有所增加。

信用卡如今的門檻更低,但這可能對那些無法負責任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的年輕人帶來負面影響。

同理,年輕人更有可能因為尚未組織家庭,以及仍和父母一起同住等因素,因此在消費方面更容易「放飛自我」,對衍生的債務也較不會感到慌張。

近年來興起的「先買后付」(Buy Now Pay Later, 簡稱BNPL)也被認為是年輕人過度消費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類支付方式給了年輕人一種虛假的安定感,促使他們更容易進行無節制消費,在能力范圍以外購買非必要的商品。

盡管本地的先買后付平台普遍上都是零利率,但一旦沒有及時還款,就會衍生高達5%的利息。

有鑒于此,先買后付工作小組(Buy Now Pay Later Working Group)制訂了相關業者只可允許每名顧客累積最多2000元未還款項的行業指南,除非顧客能夠完成額外的信用評估。

先買后付工作小組是在金管局指導下,由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ingapore FinTech Association)與本地業者成立的工作小組。

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陷入瓶頸,利率節節攀升,年輕一代的債務問題恐怕會進一步惡化。

部分年輕人的投資和消費習慣,彰顯了加強財經識讀能力和理財觀念的必要性,以避免未來有更多的年輕人走上冤枉路。

金管局今年10月就宣布與業界合作推出基本理財規劃指南,希望透過簡單易懂的統一方式,鼓勵人們提早進行理財規劃。

其中的幾個重點包括個人應該預留可應付三至六個月開支的應急存款,以及將不超過15%收入用于購買保險。

該指南也建議,個人可以將收入的至少10%用于投資,為退休生活鋪路,或達成其他財務目標。

本地債務輔導組織也鼓勵人們在陷入債務困境時勇于求助,以免欠債者在壓力下行差踏錯,反而讓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林青霞「女兒」已長大,小林青霞16歲風情萬種,仙氣飄飄:守候成長!!
2023/09/06
百萬獎金野外生存挑戰進入白熱化,冬天來臨難度升級,開始為食物發愁!
2023/08/08
荒野獨居100天挑戰,獎金50萬!:熊口逃生奇葩多,有人6天就退賽
2023/08/05
「德哥」荒野情懷的自拍、微笑和他的拍攝角度
2023/08/05
本期十人荒野求生挑戰結束還剩4人,有吃有喝驚現奇葩退賽理由!
2023/08/05
獵人老喬VS德爺,地點竟在中國云南 ,期間居然吃上了羊肉串
2023/08/05
德爺海邊求生,總共10天餓9天 ,涼拌牡蠣鹽焗堅果成救命稻草
2023/08/05
德爺單挑菲律賓小島,3天餓9頓,燕窩當飯吃,抓到低配版蛤蜊!
2023/08/05
俄羅斯遠東無人區忽現挖尸人,挖出95%銷往中國!
2023/08/04
解讀俄羅斯的發展史:從莫斯科公國,到沙皇俄國,再到俄羅斯帝國
2023/08/04
我,娶的俄羅斯媳婦脾氣暴躁,但結婚不要彩禮,還給我父母買房子
2023/08/04
我,俄羅斯女孩在網上認識天津老公,在中國生活,婆媳關系良好
2023/08/04
5年前,俄羅斯姑娘和閨蜜一同來蘇州留學,如今都成了中國媳婦!
2023/08/04
俄羅斯遠東女孩葉蓮娜,表面高冷,內心火熱,對中國人很有好感
2023/08/04
我,闖蕩俄羅斯32年,有2任妻子,這里女人不想結婚,只要孩子
2023/08/04
我重慶妹子,在卡塔爾當3年空姐,一年30天假,但身體還是吃不消
2023/08/04
我在法國做了兩年全職媽媽,勸想要找外國伴侶的,一定要擦亮雙眼
2023/08/04
秀蘭·鄧波兒:3歲出道7歲拿小金人,長大也很漂亮,為何就過氣了
2023/08/04
凱特王妃:等待10年,經營10年,威廉緋聞情人做不了第二個卡米拉
2023/08/04
俄羅斯頂級網紅美人,風華正茂美人如畫,異域穿搭感受文化的變遷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