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大多宇航員回來后,為何都對所見絕口不提?甚至直言自己很恐懼?
2024/02/27

在當今高度發達的航空航天技術的加持下,從太空中的視角拍攝一張地球的照片,并不稀奇。

不僅如此,曾到過太空的宇航員甚至普通人都已不再是少數——可是,你是否發現,無論是誰上了太空,似乎他們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都 閃爍其詞、閉口不言,而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受?

太空中的宇航員到底看到了些什麼,為什麼要對大眾 隱瞞他們的所見所聞?難道太空中的事物太過 恐怖,已經超過了普通人的接受范圍,宇航員們的沉默是為了避免引起大規模恐慌?又或者太空是 虛假的,人類其實活在更高級生命精心編造的謊言中?

有曾到過太空的宇航員認為,一次宇宙旅行就 足以改變人的一生,又是為啥?實際上,這一切都與一種天文現象有關—— 宇宙全景效應

宇宙全景效應

20世紀80年代初,時正值人類第一次登月過去十多年——十多年前的1969年7月20日, 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并抵達月球, 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十多年后,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人類不斷把各種人物送上了太空。

著名的作家兼太空哲學家 弗蘭克·懷特(Frank White)就位列其中。

當時的弗蘭克·懷特并沒有真正到達宇宙空間,而只是在足以俯瞰地球的高度從地球上空 掠過了一圈——即便如此,他的內心也仍然受到了 極大的震撼

只見原本覺得廣袤無垠的土地、無法跨越的高山,都縮小得 只剩拇指大小,只需須臾便從眼前劃過;而人類賴以生存的、用千百年開拓出來的城市,都變得

微不足道,更何況生活在其中,還不如一粒 塵埃大小的人類……國家和民族的界限突然都被模糊了,人間的一切 似乎都失去了意義……

懷特從未見過如此震撼的畫面,甚至認為這 已經超出了人類的理解能力

回到地面后,他在不間斷的思考中,于1987年創造了「宇宙全景效應(總觀效應)」這一概念,并圍繞著這個概念創作了《總觀效應:太空探索和人類進化》(The Overview Effect: Space Exploration and Human Evolution)一書。

書中 采訪了各位曾到達過太空,見識過地球全景的人物:宇航員、科學家、研究員、富商、明星……以他們的口吻,論述了人類在見識宇宙浩渺后產生的種種思考。

懷特在書中對宇宙全景效應做了明確的闡釋:這是一種因為人類 「親眼在太空中看到地球」而產生的 「認知轉變」。也就是說,當人類從宇宙看到地球的全景時,精神世界會收到 強烈的刺激,以至于產生認知上的轉變,通俗地說,就是 「三觀碎一地」

也因此,芝加哥大學太空探索史學家 約爾旦·比姆(Jordan Bimm)認為,宇宙全景效應不僅僅只是一種天文現象,更多地還是一種 文化現象,與人們的社會活動、心理活動息息相關。

在接受電話采訪時,懷特表示:「身在太空時,你將以親身體驗的方式看到并領會到人類幾千年來努力想理解的東西……地球是一個整體,上面的一切都相互聯系,我們都是它的一部分。」

懷特從未有一個時刻如此深刻地意識到地球上的人類是一體的。

「對于智識上的準備,我已經做得面面俱到,但對情感上的沖擊力,我卻毫無防備,以至于看到那副景象時, 我竟感動落淚。」即使博覽群書,理解了再多的知識,它們在懷特從太空見到地球的那一刻開始,竟都顯得十分蒼白。 「一朝悟道」描述的可能就是這樣的感受。

美國宇航員 桑德拉·馬格納斯(Sandra Magnus)接受了懷特的采訪,他表示道:

「透過舷窗看去,大氣層是那麼的薄,我不禁想,我們竟生活在這樣一個脆弱的生命之球上。在走出地球之前,你很難有此切身體會。」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而地球又如此脆弱,宇宙中的一點變化都能讓它、讓我們灰飛煙滅。

阿波羅15號宇航員 詹姆斯·歐文(James Irwin)則在其自傳《統治黑夜》中寫道:「看到此情此景的人無不受到洗禮,無不

對上帝的愛與創造滿懷敬意。」

阿波羅14號指揮官阿蘭·謝潑德(Alan Shepard)在1988年的一次訪談中直言:「當我立足月球,第一次回頭看地球的時候,我哭了。」與他同行的飛行員埃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也深有體會,表示在看到地球全景的那一刻「你變了」。

也就是說,宇航員們在見識了地球全景之后,無一不有相似的體驗: 感動、震撼、頓悟、精神升華、渺小感、恐懼感,以及與地球其他成員的聯系感、一體感。在回到地球后,他們都表示自己的生活觀念有了一定的變化,這一切都來源于「宇宙全景效應」這一神奇的天文現象。

人皆有之的感慨

不過,實際上,以上的感受并不是接受了專業訓練的宇航員的特權,進入太空的 「普通人」,其實也都發出了類似的感慨。

懷特在創造宇宙全景效應這一概念時,正在普林斯頓物理學家 杰拉爾德·K.奧尼爾(Gerard K. O’Neill)出資創辦的非營利機構空間研究所工作。受懷特的觀念的影響,奧尼爾在其講座中也常傳播關于探索宇宙的思想。他認為,人類終有一天會居住在與地球環境相仿的空間站中。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觀念引發了台下一名認真聽講座的學生的強烈認同——他正是 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後來的 亞馬遜CEO,在2000年創辦了商業太空公司 藍色起源(Blue Origin)

,致力于完成奧尼爾的設想,把普通人都送上太空,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太空旅行,甚至定居宇宙空間。

2021年10月13日,藍色起源公司研發的 「新謝潑德」載人飛行器完成了其第二次試飛,把四個人送上了天,著名加拿大籍演員 威廉·夏特納(William Shatner)正是其中一員。

航天器著陸時,年已九十的夏特納并沒有隨著人群慶祝凱旋、噴起香檳,而是語氣平靜地描述了在太空中看到的一切,不過 激動的淚水早已順著臉頰滑落,顯示了他的內心活動。

他對邀請他搭乘飛行器的大富翁 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真誠感謝道:「你給我的這次機會,是我能想象的 意義最重大的人生經歷。」他認為這次旅程實在太特別了,以至于幾乎不能從激動中平復心情。

20世紀80年代,尚年輕的夏特納在《星際迷航》系列中飾演了柯克艦長,而三十多年后他竟真的能登上太空,一睹當年只能在特效中看到的景象——這何嘗不是 「少年的子彈正中眉心」

同樣搭乘藍色起源公司火箭登上太空的慈善家 沙隆·海格爾(Sharon Hagle)表示了類似的心情:「你會看到地球的輪廓曲線,會看到云的形成過程,會意識到 我們原來是這麼渺小。」

不過,也有人表示了一些不同的觀點。地球科學家、藝術家 西安·普羅克特(Sian Proctor)在返回地面后,表示她原本期待的是感受到人們所共同描繪的那種人類與地球之間的聯系感,但最后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 地球的明亮

這個現象是有科學依據的。據科學家計算,地球的

反照率是月球的4倍左右,如果從月球的視角看地球,地球亮度比人類在地表看到的月亮還要 璀璨50倍以上——就算沒有登上月球,在宇宙空間中看地球,也會有類似的感受。

2021年夏天以來直到2023年末,藍色起源公司已經將 31位旅客送入了太空旅行的旅途中,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也完成了 7名旅客的太空旅行行程,其中2名甚至還在太空站生活了兩周多的時間。SpaceX表示,他們的下一步目標是讓太空旅客 體驗太空行走

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現今社會進入太空已并不只是宇航員的特權了。「你」、「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也有機會上天一睹地球的芳容,只不過在這項旅游項目普及前,還需要 極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的支撐

——不過,各大太空旅行公司正在積極地推進這一項目的平民化。

宇宙全景效應到底帶給了人類什麼?

部分科學家和宇航員認為, 每個人都有必要上一次太空,感受一下地球全景的震撼,因為這會極大地改變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巨大的精神刺激的方式。

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之一 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曾公開表示,如果各國政要都能去到太空領略一次全景效應的震撼,那麼 很多棘手的政治分歧可能就會不復存在了。在回憶錄中,柯林斯說道:「進入太空后,似乎原本無比重要的國別之見都消失了,喧鬧的紛爭突然安靜了下來。」

曾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宇航員 尤金·塞爾南(Gene Cernan)則迫切希望每 個人都能領略全景效應的魅力,盡管這并無法讓人類文明就此成為一個烏托邦理想國,但肯定可以產生一些改變。

然而,也有旅客在上了太空之后,感到 巨大的悲傷。這名旅客原本在因領略了地球美景而感到高興,可這份心情很快轉變成了擔憂——由于 氣候變化,地球已經處在深重的危險中,這令人感到沮喪。

不約而同地,一名匿名宇航員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在見識了宇宙全景效應的震撼后,他無比確信 人類會在500到1000年后自我毀滅——宇宙實在太大了,地球太渺小,而人類的眼界更是微如塵埃。

無論如何,宇宙全景效應確實能帶給人類以感動和思考,不過那些擔憂和恐懼也不是假的,它們就像

一枚硬幣的兩面,是密不可分的關系。這讓我們得以開始重新審視人類與地球的關系,重新思考人類的未來應該走什麼路。

不過,這都不是現階段的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在太空旅行普及到老百姓之前,宇宙全景效應究竟能帶給人類什麼,還是一個謎題。許多曾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在經歷了全景效應的巨大震撼后返回地表,卻發現自己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他們 還是得回歸到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得賺錢養家

正如天文學家、科普作家 卡爾·薩根所言:

「在這顆懸浮于宇宙的藍色星球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偉人,每一個乞丐,無一例外,都將在此度過一生。」

春秋變換、生死交替是自然規律,人類無力抵抗自然的選擇,有時十分渺小;但人類的意志力又是強大的,即使遙遙無期,即使在宇宙中十分孤獨,我們也上下而求索,不斷探求著宇宙的真相——

相信遲早有一天,我們將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林青霞「女兒」已長大,小林青霞16歲風情萬種,仙氣飄飄:守候成長!!
2023/09/06
百萬獎金野外生存挑戰進入白熱化,冬天來臨難度升級,開始為食物發愁!
2023/08/08
荒野獨居100天挑戰,獎金50萬!:熊口逃生奇葩多,有人6天就退賽
2023/08/05
「德哥」荒野情懷的自拍、微笑和他的拍攝角度
2023/08/05
本期十人荒野求生挑戰結束還剩4人,有吃有喝驚現奇葩退賽理由!
2023/08/05
獵人老喬VS德爺,地點竟在中國云南 ,期間居然吃上了羊肉串
2023/08/05
德爺海邊求生,總共10天餓9天 ,涼拌牡蠣鹽焗堅果成救命稻草
2023/08/05
德爺單挑菲律賓小島,3天餓9頓,燕窩當飯吃,抓到低配版蛤蜊!
2023/08/05
俄羅斯遠東無人區忽現挖尸人,挖出95%銷往中國!
2023/08/04
解讀俄羅斯的發展史:從莫斯科公國,到沙皇俄國,再到俄羅斯帝國
2023/08/04
我,娶的俄羅斯媳婦脾氣暴躁,但結婚不要彩禮,還給我父母買房子
2023/08/04
我,俄羅斯女孩在網上認識天津老公,在中國生活,婆媳關系良好
2023/08/04
5年前,俄羅斯姑娘和閨蜜一同來蘇州留學,如今都成了中國媳婦!
2023/08/04
俄羅斯遠東女孩葉蓮娜,表面高冷,內心火熱,對中國人很有好感
2023/08/04
我,闖蕩俄羅斯32年,有2任妻子,這里女人不想結婚,只要孩子
2023/08/04
我重慶妹子,在卡塔爾當3年空姐,一年30天假,但身體還是吃不消
2023/08/04
我在法國做了兩年全職媽媽,勸想要找外國伴侶的,一定要擦亮雙眼
2023/08/04
秀蘭·鄧波兒:3歲出道7歲拿小金人,長大也很漂亮,為何就過氣了
2023/08/04
凱特王妃:等待10年,經營10年,威廉緋聞情人做不了第二個卡米拉
2023/08/04
俄羅斯頂級網紅美人,風華正茂美人如畫,異域穿搭感受文化的變遷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