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亂世,涌現出了一批真正的大師。
他們在自己所屬的領域里,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成就,以至于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會津津樂道。
他們勇于沖破封建思想的禁錮,開拓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涌現出的這些大師們,好似天上的繁星,不僅數之不盡,更能在黑暗中為世間帶來些許光亮。
在諸多領域中,國學和文學的大師最為耀眼璀璨,他們皓首窮經,筆耕不輟,他們格物窮理,讀書萬卷,將思想的結晶轉化為文字,讓后人受益終身。
思想得到了解放,不少女性也掙脫了桎梏,走上了文壇,開啟了一段極其精彩的人生。
張愛玲、蘇青、陸小曼、林徽因、蕭紅、冰心……
與男作家的文字相比,她們的文字更加細膩和充滿柔情,而勾勒出的故事也更能勾起人們對紙短情長的共鳴。
文人的世界總是很奇妙,尤其是女性文人,她們的世界更是令人難以捉摸,文人相輕也在他們之間演繹地淋漓盡致。
在這些女作家中,冰心似乎是最不合群和不討喜的一個人。
張愛玲曾這般說:
把我同冰心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并論是甘心情愿的。
蘇青則這般說:
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後來看到她的照片,原來非常難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賣弄她的女性美,就沒有興趣再讀她的文章了。
如果說張愛玲的說法是自視清高看不上她的文字,那麼蘇青的說法則有些人身攻擊的味道了,除了這兩個人的評價之外,冰心與國民女神林徽因也交惡了一輩子。
那麼兩人之間有何仇恨,冰心晚年的時候,還用了四個字評價林徽因,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冰心又說了什麼?
緣分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條無形的線在拉扯著對方,讓原本不相識的陌生人越靠越近,直到相識,相知。
林徽因和冰心(原名謝婉瑩)兩人從小就被這條看不見的線牽引著,只是她們的相識倒來了晚了些。
林徽因祖籍為福建福州,後來舉家遷往杭州,她則出生在這里,而冰心就出生在福建福州,值得一說的是,冰心小時候所居住的那棟房子,便是兩人結緣的起點。
冰心居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謝家大院里,這處宅院原本可是林徽因的親叔叔林覺民所有,是無可爭議的林家大院,林徽因小時候還曾到來過這里。
後來冰心的祖父謝鑾恩從林覺民手中將這處宅院買了過來,就此成為了謝家大院,遺憾的是冰心也并未在這棟房子里呆過多久,一如林徽因那般好似只是過客。
當然,緣分這條線依然還在用力拉扯,要將兩位才女硬生生地聚在一起。
當時出國留學是很多優秀知識分子必經的一條路,冰心也得以優異的成績留學美國,而在去美國的途中,他遇到了後來的丈夫吳文藻。
一年之后,林徽因跟著梁思成也踏上了赴美深造的道路,而巧合的是,梁思成的室友正是吳文藻。
兩對戀人在異國他鄉結識,時常聚在一起暢談未來,冰心與林徽因兩人在當時還合照一張野炊生活照,她們幻想著,能將這份友誼傳遞到永遠永遠……
幻想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往往會將這種美好撕裂地支離破碎,冰心和林徽因的關系就是這般。
她們分別學成歸國之后,冰心和林徽因的關系越走越遠,甚至後來竟然公開結怨,并成為了一生的仇敵。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當時的文人圈里極富盛名,他們所具備的學識和魅力,吸引著知識界的一大批精英人才。
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岳霖、考古學家李濟、文化領袖胡適、作家蕭乾和沈從文等等,都是林家的座上賓。
文人墨客的交流,往往需要文學作品來調劑,眾人的思想也才碰撞出不斷閃現出火花,而林徽因也因此成為了那個圈子里最耀眼的存在。
畢竟她美麗、她多才、她是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梁家的熱鬧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而林徽因的家里,也成為了眾人口中「太太的客廳」。
按照常理來說,冰心與林徽因在國外關系就很好,那麼為何她卻沒有參與其中?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或許是冰心不喜歡這種場合,又或許在她看來,林家所謂的文化沙龍,只是林徽因享受眾人吹捧的途徑罷了。
後來冰心還寫了一篇《我們太太的客廳》并公開發表在了《天津大公報》上面進行連載。
這篇文章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讀者們卻都對號入座了,而冰心筆下的那個「太太」,不僅刁鉆古怪,還喜歡拉攏男性,十足的心機女人。
這篇文章自然也傳到了林徽因那里,她怎麼會不明白冰心的含沙射影,于是便想著進行回擊。
林徽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她正在山西大同對古建筑進行考察,于是在回去的時候,便帶了一壇當地的特產老陳醋托人送給了冰心。
冰心接到這這壇陳醋是一副什麼樣的表情,不得而知,但我想林徽因一定是暢快淋漓的。
在她看來冰心之所以要寫《我們太太的客廳》一文,動機很簡單,那就是她吃了自己的醋,冰心身邊沒有圍繞著那麼多才俊,她更沒有一個像她那樣的「客廳」。
後來兩人的關系便沒有任何好轉的余地,依然火藥味十足,兩人交惡,匆匆之間,已是一生,直到1955年,林徽因去世,兩人還處于絕交的狀態。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林徽因的32年后,冰心卻發表了一篇《入世才人燦若花》的文章,內容是對林徽因的公開贊美,內容是這樣說的:
1925年,我在美國的綺色佳會見了林徽因,那時她是我的男朋友吳文藻的好友梁思成的未婚妻,也是我所見到的女作家中最俏美靈秀的一個,後來,我常在《新月》上看到她的詩文,真是文如其人。
眾所周知,林徽因的文字以「美」著稱,冰心以「文如其人」四個字來對她做評價總結,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是一種超高的評價。
那麼反感了林徽因一輩子的冰心,為何要在晚年這般抬高林徽因?
此舉讓很多人覺得冰心缺少了文人應有的「骨氣」,著實令人大跌眼鏡,畢竟她與林徽因的隔閡是她一手挑起的,現在又這般,豈不自討沒趣?
至于冰心這般做的動機,我們也只能猜測一番了,或許是由于林徽因已經去世多年,她想化解這段恩怨,也或許她在為早年寫過的那片文章懺悔……
1999年2月28日,冰心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只是不知道如果她們在泉下得以相見,會不會冰釋前嫌?
參考資料:《林徽因傳》、《我們太太的客廳》等。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