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中國在8月份開始實施鎵,鍺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規則,距離規則的實施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在整個的8月份,美西方國家想要獲得中國的鎵鍺并沒有那麼容易。
國內沒有傳出發放許可證的消息,即便國外供應商提交了申請,也是需要時間審批的。中國重拳出擊,有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鎵鍺出口降為零,美媒:拜登快收手吧。
鎵,鍺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具有高電子遷移率和熱導率,同時具有較高的光吸收能力和光導率。這些特性使得鎵鍺在紅外探測器、光電轉換、激光器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中國在鎵鍺材料的生產和研發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中國在長期的材料研發和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同時也在鎵鍺材料的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隨著半導體和光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鎵鍺材料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需要和中國做生意,從中國進口大量的鎵,鍺材料。
只不過如今西方國家想購買中國的鎵鍺沒那麼容易了,今年8月初,中國執行鎵,鍺出口管制規則,距今已有一個多月。
在規則實施之前,中國的鎵鍺出口量大幅增長,根據海關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的鍺產品出口量為8.63噸,環比增長了一倍,鎵產品出口數量為5.15噸,也增長了不少。
海外買家著急囤貨,想要準備更多的庫存,自然需要抓緊購買。
規則實施之后,在整個的8月份中國鎵鍺出口直接降為零。國外供應商即便提交了申請,中國審批許可證也是要時間的,只要沒有許可證,美西方國家就買不到中國的鎵鍺。
美國半導體產業對鎵鍺的需求非常大,而中國是全球鎵鍺生產的主要國家之一,所以過去美國需要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的鎵鍺用于半導體制造。
在其余的電動汽車,軍工裝備以及紅外光學等領域,美國都得靠進口中國的鎵鍺來滿足需求。只要出現了相關的斷供,美國各行各業都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當然,美國不可能無動于衷,也提出了應對方案。美國要與加拿大公司簽訂「廢品回收」協議,從廢料中提取鎵,由于美國具備一定的鍺庫存,所以主要應對鎵庫存不足的危機。
問題是美國廢品回收的應對方案能否行得通呢?理論上美國可以從廢品中獲得一定的鎵,但這只能緩解燃眉之急,廢品的數量終究是有限的,美國該如何用有限的廢品滿足龐大的產業發展需求,估計美國自己也不知道。
需求量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從廢料中提取鎵是一項技術難題,需要進行精細的分離和提純過程。美國沒有完整的鎵供應鏈,自然缺乏相關的技術支持。
就算美國解決了技術問題,也還有下一個挑戰等待著美國,比如廢品回收的成本較高,特別是在技術不夠成熟和工藝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如果成本過高,將會使得廢品回收方案難以在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從而影響其可行性和實際效果。
這種不具成本效益的應對方案,會給美國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不管怎麼看,美國失去中國鎵鍺供應,再多的解決方案都是存在弊端的,似乎只有盡力獲得許可證才是美國的出路,但這就不是美國說了算的。
解鈴還須系鈴人,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都是美國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美國隨意破壞芯片全球化發展,限制這個限制那個,也不會把事情鬧大。
在外媒看來,中國的鎵鍺出口管制不失為對美國限制措施的反擊,且正好打在了美國的「七寸」上,美國依賴中國鎵鍺進口,待鎵鍺庫存全部消耗殆盡,美國就會明白脫鉤的代價是什麼了。有美媒對拜登發起了勸誡,希望拜登快收手了。
據美媒發表的一篇《美國無法阻止中國崛起》的文章顯示,指出美國對中國實施芯片,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禁令,就是要遏制中國的快速發展,這才引起中國在關鍵金屬領域的反制。
文章還提到,美國過去限制的很多技術都被中國突破了,比如衛星技術,地理空間技術等等。最后美媒勸誡拜登能及時收手。道理大家都明白,美國業界反對美國限制的聲音此起彼伏。
比爾蓋茨說過美國不對中國出口芯片,會迫使他們自給自足,美國還會失去大量的高薪工作。事實證明,比爾蓋茨的話是對的。
中國已經在構建芯片本土化生態,華為新機搭載的麒麟9000S芯片產自中國大陸。
這引起了美國密切關注,卻沒有證據表明麒麟9000S用上了美國技術。美國應該明白,限制只會讓中國加快自給自足的步伐,而且中國也有自己的底牌。稀有金屬出口管制這一招,美國怕是接不下了。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