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吃狗肉,其實中國人并不算最積極,隔壁鄰居韓國,對狗肉的熱情并不亞于中國人。
韓國有一半民眾吃狗肉,平均每年要殺掉200多萬只狗,食用超過20萬噸狗肉。
在韓國,有成千上萬的農場飼養肉狗,「七星市場」是他們最主要的狗肉市場,人們購買后可以自行拿回家烹煮,也可以拿到附近的狗肉館加工。
中國人通常在冬天盛行吃狗肉,在民間還流傳著 「寒冬至,狗肉肥」、「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今冬狗肉補,明春打老虎」等諸多俗語。
中國人認為狗肉溫補,冬天食用能抗風驅寒。
而韓國人一般是在夏天吃狗肉,還將狗肉湯稱為「補身湯」、「四季湯」,每逢「三伏天」,韓國人頂著烈日高溫在狗肉館「進補」的景象十分常見。
他們認為在三伏天喝上一碗熱騰騰狗肉湯,不僅能消暑去火,還能幫助增強體質。
韓國人吃狗肉太兇猛,許多西方國家早已看不慣!
2002年韓日世界盃開賽前,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致信韓國世界盃組委會委員長鄭夢準,聲稱他收到上萬封來信譴責韓國人吃狗肉的習俗。
西方不少愛狗人士也紛紛指責「韓國人吃狗肉是野蠻行為而不是什麼文化!」
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運前夕,不少西方各大媒體在報紙、雜志以及電視網絡上對韓國人吃狗肉的野蠻行為口誅筆伐。
輿論愈演愈烈,迫于國際壓力,韓國首爾全城的狗肉館被遷離主要街道,并紛紛改名為「保身湯館」或「四季湯館」。
韓國政府甚至還給狗肉館發放補貼,試圖說服商家在奧運會期間更換狗肉菜單,撤下廣告牌。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在位時,曾提議立法禁止吃狗肉,然而遭到了大部分民眾的強烈反對,尤其是與狗有關的商販、農場主。
一旦禁食狗肉,他們賴以生存的老本行將會被奪走。
韓國人吃狗肉這一傳統習俗可追溯到朝鮮甚至高麗王朝, 在貧窮的農耕時代,狗肉被韓國人視為上等的肉食,是為數不多的食用動物蛋白的方式之一。
因為朝鮮半島山地溝壑縱橫,大部分土地都不適合發展農業,更別說搞畜牧養殖了,肉食來源除了魚、野獸,也就只有自家養的狗了。
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吃狗肉已經漸漸形成一種習俗,在許多韓國人看來,狗肉就像牛肉、豬肉、鴨肉一樣,沒啥兩樣。
不過隨著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許多韓國年輕人受到西方觀念的影響,認為食用狗肉是一件讓人感到很「恥辱」的事情,現如今狗肉消費在韓國正在走下坡路。
目前韓國既沒有明確承認狗肉是合法的肉類食品,也沒有明文規定禁止宰殺和出售狗肉。因此依舊有不少人韓國保留吃狗肉的習慣,全國人仍有幾千家狗肉餐館。
即使多次遭受到西方國家的抗議,韓國國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對策,始終都阻擋不了韓國人熱愛吃狗肉的熱情,最終都不了了之。
事實上,在世界許多文化傳統中,吃狗肉曾是一種普遍的現象,19世紀以前,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都曾有過吃狗肉的歷史。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為了充饑,幾乎什麼都吃,狗肉簡直是完美的蛋白質來源。
在那個野蠻時代,雖然也有一部人類隱隱反對食狗肉,但是也沒那麼多閑心思或者能力去爭論、反抗。
隨著社會的進步,觀念也更加多元化,現代文明與美食的對峙,引發出諸多激烈的論戰,「狗肉之爭」愈演愈烈:
愛狗派:「狗是人類的好朋友」
這一部分人認為貓狗是人類的伴侶動物,具有可以陪伴人類和撫慰人心的特質,禁食是保護它們避免受虐和受宰殺的一種方式。
愛狗派反對吃狗肉,他們覺得吃狗不僅不文明,而且宰殺方式也十分不尊重生命,有不少的狗在骯臟混亂的環境下被宰殺,甚至是被活生生電死、燙死或者剝皮的,這種做法太過殘忍。
食狗派:「以前能吃,現在咋就不能吃了?」
在喜歡吃狗肉的人看來,狗和豬、牛、羊、雞、鴨等動物一樣,都是食物鏈的一環,吃狗肉就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飲食習慣。
食狗派認為吃狗肉屬于個人自由權利,不偷不搶,又不違法,禁止食用未免太極端。
當然,還有一些人處于中間派,他們認為狗既可以是伴侶,也可以當做食材。
總之各有說辭,狗肉,吃還是不吃?爭論或許還將繼續。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