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企業暫停28納米產能擴張,或著手N+工藝,外媒警告局勢緊張
中國芯片企業暫停28納米產能擴張,或著手N+工藝,外媒警告局勢緊張
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中國最大的晶圓生產商中芯國際,已經停止了28nm制程的生產,業內猜測,這是因為美國加大了對晶圓廠的控制力度,但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中芯國際的舉動,說明其以前的28nm制程,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了。
在過去的幾年里,因為受到了全球經濟形勢的沖擊,中國的許多學者都要求在現有技術的前提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因為目前中國70%以上的技術體系都是基于現有技術體系,這也是中芯國際正在努力的方向。
中芯國際兩年前斥資一千七百億,興建四座28nm廠,去年已經有一座廠投入使用,由于得到了中國芯片公司的大力扶持,中芯國際的營收和利潤都有所增長,將本土市場的營收提高到了70%。
不過今年早些時候,對成熟制程技術的需求量也開始下降,三星、聯電、力積電三家公司開始降價,想要拿到更多的訂單,據說三星公司要拿到10%到20%的價格,聯電、力積電公司則要拿到10%到10%的價格,而聯電和力積電則要拿到10%的價格,尤其是聯電和力積電公司,他們拿到的都是14nm制程技術,也就是說他們拿到的都是成熟制程技術。
隨著對制程技術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台積電也宣布擴大28nm制程技術在中國的生產,可見台積電也想得到中國的制程技術支援,不過台積電這麼做,也有自己的原因,因為7nm制程的產量已經大幅下降,而3nm制程又被蘋果壓得死死的,所以轉向制程技術和制程技術,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當那些代工廠開始向先進制程轉移時,中芯國際已經不適合再擴大先進制程了,因為中芯國際購買的設備,比三星、台積電、聯電等先進制程的廠商,要貴得多,等中芯國際28nm制程的生產線建成后,他們很有可能會壓低價格,因為他們的裝備已經貶值的差不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芯國際停止28nm制程技術的擴大,也在情理之中,保護好自己的顧客才是最重要的,等到其他國家的制程技術開始普及,才會決定擴大28nm制程技術的發展,而對于N+1制程技術,中芯國際早有準備。
多虧了梁孟松這位技術大佬的加盟,中芯國際在14納米方面的發展,可謂是一帆風順,但因為大家都知道的緣故,中芯國際已經將14納米從官方網站上撤下,暗地里開始了自己的發展,避免引起國外媒體的注意。
這些年來,國內的半導體行業,很可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甚至有消息說,國內最頂尖的光刻機,已經開始量產,為中芯國際研發更多的新技術做好準備。
前段時間又有新聞報道,一家中國的過濾器公司,已經從一個特殊的顧客那里得到了一筆訂單,這個特殊的顧客是什麼,業內都很清楚,之前他們之所以不能使用5G射頻芯片,就是因為5G射頻芯片的核心部件,被美國和日本所壟斷,現在他們已經從中國購買了5G射頻芯片,很有可能真的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意味著,7nm制程的國產技術,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具體是哪一家公司,大家就不知道了。
總之,中芯國際暫時停止28nm制程生產,沒必要抱著消極的態度,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利益,中芯國際這麼做,肯定是經過了慎重的思考,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至于其他的,還是等有了更多的了解,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