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寶六年的冬天,偏遠小鎮宋城被嚴寒所籠罩:黃沙千里,大雪紛飛,放眼望去,四處都是灰蒙蒙一片。
在街角處的一個小ㄐ丨ㄡˇ肆門前,站著兩個漢子,似乎正在互相道別。
「庭蘭兄,長安一別,算來已有十余年了。當年長歌縱ㄐ丨ㄡˇ,如今我卻連ㄐ丨ㄡˇ錢也掏不出來了。」
「達夫,大丈夫不應說這種泄氣的話,憑你的才華,有朝一日定能遇風化龍。」
「那就借君吉言了,我這里有兩首詩贈與庭蘭兄,聊作送別之禮。」
只見董庭蘭跨鞍上馬、拱手施禮,一邊催馬前行,一邊展開信紙,口中念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個贈詩給董庭蘭的漢子叫做高適,字達夫,這一年他已四十四歲,仍一事無成,靠種地為生。
但有誰能想到,彼時這連ㄐ丨ㄡˇ錢都掏不出的落魄詩人,會在十年內飛黃騰達,并挽救大唐于水火。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低到低谷的反彈力。」
正是因為這「反彈力」,讓本已跌落低谷的高適上演了一出成功逆襲的戲碼。
可清貧有志
武則天長安四年,高適出生于渤海名門高氏一族。
祖父高侃曾為大唐的邊疆安定立下過赫赫戰功,官居安東都護,ㄙˇ后陪葬乾陵。
照理說,高適從小就應該是錦衣玉食,過著「官三代」的富貴生活。
奈何從父親高崇文這一代起便家道中落,父親又去世得早,高適連基本溫飽都保障不了。
據《舊唐書》記載,高適少時由于家中貧困,還外出乞討過。
命運跟高適開了個玩笑,換做一般人早就怨天尤人了。可他偏不,雖飽受貧苦的折磨,仍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在努力維持好生計后,他還熟讀經書,刻苦練劍,每日與書為伴,聞雞起舞。
高適堅信:出身名門的自己生來就該做些大事,所以他「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義」,從小就把自己的征途確定為星辰大海。
聲名漸遠后,高適像李白一樣,狂放不羈,喜交游俠,過著「彈棋擊筑白日晚,縱ㄐ丨ㄡˇ高歌楊柳春」
的放浪生活。此時,旁人只是驚嘆于他展露出的才華,半點也看不出他少時的落魄。
《唐才子傳》里如此評價這時候的高適:「少性拓落,不拘小節,恥預常科,隱跡博徒,才名便遠。」
少時的困頓并沒有打擊到高適的熱情,正值弱冠之年的他意氣風發,為了求取功名,毅然離開老家,前往長安。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及公卿。」
長安的繁華自不必多提,在充滿活力的高適眼里,這里簡直遍地是黃金。
抬頭仰望金碧輝煌的皇宮城門,天子近臣的高位似乎唾手可得。
可走向人生巔峰的遠大理想,真有那麼容易實現嗎?
要想實現理想,除了自身實力外,還需有機遇。
不過,眼前還真有一個飛上枝頭的機會等待著他。
唐玄宗這一年廣納人才,讓一些懷才不遇的名士都到人事部門報道。
若有真才實學,便可撈個一官半職。高適一看機會來了,便跑去毛遂自薦。盡管唐玄宗「不拘一格降人才」,但高適缺少門路,最終還是落榜了。
高適雖沒泄氣,但首都生活成本太高,他無法久住,于是只好收拾行李,跑到物價偏低的宋城靜待時機。
高適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余年。與他同年的一些朋友大都步入了仕途,而他只能白天種地,夜晚讀書。
現狀離高適理想中的生活太過遙遠,不過好在契丹給了他一個機會。
海內存知己
開元十八年,契丹反叛,邊境烽煙四起。
信安王李祎奉旨御敵,招募天下豪杰,高適覺得機會來了,便只身前往薊北。
「虜ㄐ丨ㄡˇ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初至邊塞的高適,感覺來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他精神大振,以詩言志,希望能得到李祎的重用。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古樹滿空塞,黃云愁ㄕㄚ人。」
但沒過多久,高適就發現:自己這次又沒戲了!
李祎專于用兵御敵,根本沒時間搭理高適,在他眼里,高適就是個啥都不懂的毛頭小子,懂什麼領兵打仗。
戰火很快平息了,高適沒有功勞,只能在「頒獎典禮」上站在旁邊鼓掌。也許在人的一生中,總要給別人當幾次陪襯吧。
那時的高適只好這樣安慰自己。
事業無成,才華空置,高適雖然失落,好在還有知己的陪伴,而最讓他難以忘懷的是一個冬夜。
在那個再普通不過的冬夜里,高適和摯友王昌齡、王之渙一起到ㄐ丨ㄡˇ肆喝ㄐ丨ㄡˇ,三人圍著火爐取暖,觀看梨園表演,雖有些文人雅士的風范,但尷尬的是三人都掏不出ㄐ丨ㄡˇ錢,只好暫且賒賬。
ㄐ丨ㄡˇ過三巡后,王昌齡率先開口道:「我們三人都是‘邊塞F4’的成員,卻一直沒有分個高下,今天不如比試一下,這些藝人唱誰的詩句最多,誰就是老大。」
高適、王之渙都同意這個建議。
一位歌女率先唱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掩飾不住激動,用手指蘸了下ㄐ丨ㄡˇ,在墻壁畫上一道印子,「這是我的一首絕句啦!」
接下來,又有歌女唱道:「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何寂寞,猶是子云居。」
高適想到離世的好友,心里不是滋味,也在墻壁畫上一道:「我也有一首了。」
之后又一歌女出場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又畫一道:「兩首啦!」
王之渙平時自恃才高,現在卻有些急了:「剛剛的歌女都是下里巴人,那個最漂亮的歌女一定會唱我的陽春白雪。如果我說中了,你們都得管我叫師父。」
看見王之渙著急的樣子,高適二人笑而不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頭牌歌女果然唱了王之渙的詩,三人對視一眼,皆開懷大笑。
ㄐ丨ㄡˇ肆外依舊寒風凜冽,但高適的心里卻是暖暖的。
「旗亭畫壁」,自是文壇雅事,但更多的是朋友間的融洽與鼓勵。
高適性情曠達,廣交才俊,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大咖都是他的好友。
雖落魄失意,倒也無孤獨之感。
暮登天子堂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這是高適對自己的期望,也是他面對逆境時的自我勉勵。
已經到了不惑之年,詩名雖然遠揚,但功名還差得遠。
高適依舊潦倒種田,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
好在這時有了轉機——一位貴人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這位貴人名叫張九皋,是名相張九齡的弟弟。
他讀到高適豪邁的詩句,大為贊賞,于是便推舉高適參加了當年的科舉。
唐玄宗此時也注意到了高適的才華,便任命他為封丘縣尉。
天寶八年,高適終于有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
這一年,他四十五歲。
新官上任三把火,高適打算大展身手。
可哪成想縣尉就是個芝麻官,每天處理的都是雞毛蒜皮的瑣事,還少不了一些職場潛規則。
高適不想學陶淵明,他心目中的偶像是自己的祖父高侃。
但他知道建功立業首先要填飽肚子,于是只好暫時忍耐下來,一面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一面讀書寫詩等待時機。
老天爺喜歡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在一片潦倒中高適終于等到了機會。
天寶十一年,大將哥舒翰攻克吐蕃,一躍成為唐玄宗眼前的紅人。
高適趁機獻詩一首:「作氣群山動,揚軍大旆翻。奇兵邀轉戰,連弩絕歸奔。」
哥舒翰對高適的詩名早有耳聞,見面之后更對他贊不絕口,連忙向唐玄宗推薦。
在哥舒翰的提攜下,高適青云直上,一夜之間,從不得志的小吏成了朝廷紅人的座上賓。
此時,高適已四十九歲了。
盛世的繁華終于走到了盡頭,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
北方相繼淪陷,大將戰ㄙˇ沙場。沉迷ㄐ丨ㄡˇ色的唐玄宗終于急了,他把守潼關的重任交給哥舒翰,高適的職位也水漲船高,官拜左拾遺。
敵人來勢洶洶,哥舒翰原打算堅守不出,打持久戰。
這本是很好的軍事策略,可惜唐玄宗聽信讒言,堅持讓哥舒翰出關迎敵。
君命難違,冒然出關的唐軍終是大敗而歸,唐玄宗見長安不保,帶著妃嬪逃往四川,整個朝廷亂作一團。
皇帝跑了,叛軍來了,我該怎麼辦?
這時的高適急需做出選擇,只見他咬緊牙關、下定決心,快馬加鞭,追上南逃的唐玄宗,他先向唐玄宗解釋了哥舒翰戰敗的原因,又對局勢進行了一番透徹的分析。
自身的才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此時的唐玄宗正六神無主,聽了高適的話后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隨即任命高適為諫議大夫,讓他輔佐新登基的太子李亨。
高適來到李亨賬下時,正值永王謀反,李亨急需一有才有膽之人挑起平叛重任。
高適見狀,主動請纓承擔重任,接下了淮南節度使的大印,并順利平定叛亂。
這一年,高適五十四歲。
「安史之亂」平息后,高適又陸續擔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和劍南節度使,成了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永泰元年,已是渤海縣侯的高適,在功勛環繞中壽終正寢。
高適用一生詮釋了什麼叫「大器晚成」,什麼叫「人生逆襲」,以至于《舊唐書》這樣評價他:「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為適而已。」
少年時落魄,卻志存高遠;青年時碰壁,仍斗志昂揚;中年時隱忍,終不忘初心;晚年時抓住機會,一飛沖天。
正如馮夢龍在《警世恒言》中所說:「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
年齡與成功之間其實并無聯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只要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成功遲早是屬于你的。
與君共勉。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