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華為在2019年推出鴻蒙1.0正式版,彼時沒有人會料到這款系統有一天會改變世界。截至目前,鴻蒙系統已經更迭到4.0版本。
并且根據華為官方公布的數據,鴻蒙 HarmonyOS 4 系統的升級設備數量已有6000萬。除此之外,余承東還正式宣布了一項重磅消息,全面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這意味著什麼?
2019年5月份,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了華為與美國公司的合作和技術交流。這導致了華為無法繼續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和GMS服務。因此,華為需要尋找一種替代方案來確保其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
而鴻蒙系統應運而生,這本來是華為沉寂多年的項目,在市場環境變局的背景下,華為只能將鴻蒙系統扶正,從備胎一夜變成主力。
鴻蒙是華為應對外部挑戰、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以及推動技術發展的重要舉措。該系統采用分布式架構,可以將不同設備連接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
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等產品,都能實現無縫流轉,多屏協同,在物聯網時代下實現萬物互聯。鴻蒙持續破冰,系統建設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華為還需要建立夯實的生態體系。
只有生態崛起了,操作系統的發展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好消息是,鴻蒙生態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已擁有7億台設備數量,其中4.0版本的升級設備數量更是達到了6000萬台,以平均每天120萬用戶的數量增加。
這樣的增長趨勢說明鴻蒙系統的生態系統正在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廠商加入到鴻蒙生態中,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應用和服務。有了完善的生態環境,華為便有了啟動鴻蒙原生應用的底氣了。
在9月25日的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宣布重磅消息,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下一個鴻蒙版本HarmonyOS NEXT正蓄勢待發。余承東表示鴻蒙原生應用將帶來移動應用生態的歷史性跨越,更流暢、更智能、更安全。
或許很多人小覷了華為啟動鴻蒙原生應用的影響力,這背后的意義或將是國產操作系統的一次革命,也是與谷歌安卓,蘋果iOS真正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的開始。
首先要知道,鴻蒙推廣之初是允許兼容安卓APP的。華為知道對于用戶來說,能夠繼續使用他們喜愛的應用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平滑過渡,華為在鴻蒙系統上開發了一種名為「ARK Compiler」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將安卓應用程序快速轉換為鴻蒙系統上的應用程序。通過允許兼容安卓應用程序,華為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和廠商加入到鴻蒙生態中。
兼容安卓應用程序可以減少用戶遷移至鴻蒙系統時的不便,并且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來將他們的應用程序移植到華為的生態系統中。
但是兼容安卓APP只是一個過渡方案,是為了讓用戶適應新系統,否則鴻蒙一開始就將安卓應用拒之門外,只會讓用戶被迫放棄鴻蒙。
試想一下,如果鴻蒙系統手機不能下載微信,支付寶等常用APP,還會繼續使用嗎?事關生態發展,華為只能兼容安卓應用,卻也飽受「套殼」安卓的質疑。
不過從下一個鴻蒙版本開始,只屬于鴻蒙系統的原生APP會全面啟動推廣,這意味著屬于鴻蒙的時代正式到來。
原生應用程序可以充分利用鴻蒙系統的特性和功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用戶體驗。與兼容安卓應用相比,原生應用可以更好地適配系統,提供更快的響應速度、更流暢的界面和更穩定的運行。
這也就是余承東口中所說的「帶來移動應用生態的歷史性跨越」。
通過推廣原生應用,華為可以減少對安卓生態的依賴,提升系統的獨立性。往后除去安卓,iOS之外,鴻蒙系統也將徹底站穩世界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的地位。
當然,鴻蒙的路不止于此,手機移動終端只是冰山一角,據悉,華為明年也會啟動PC端的鴻蒙操作系統。到時候直面的對手就是微軟Windows了。
萬物互聯的趨勢已經到來,鴻蒙作為應運而生的操作系統,必然會成為未來智能化,數字化等全場景下的解決方案。用一部智慧型手機,智能汽車以及智能手表就能調動搭載鴻蒙系統的應用端口。做到「一生萬物,萬物歸一」。
鴻蒙的路迎來全新的開始,市場規模已經初具雛形,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打造屬于鴻蒙系統的原生應用生態環境,讓各大軟件開發者針對鴻蒙進行原生APP的開發。
在這個歷程中,華為可以持續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提升鴻蒙系統的性能和功能,以滿足不同設備場景的需求。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更好的生態環境,助力鴻蒙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